前锋农场草场上部分地面已经出现不长草的迹象,远处是养羊户的羊舍。记者 荆天旭 摄
东北网3月10日讯 发了《少穿一件羊绒衫保护一片大草原》的系列报道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为防止绒山羊等对草原环境掠夺式的破坏,省政府已经决定松嫩平原今年全面禁牧。然而记者采访东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有关专家时获悉,目前,三江平原的草资源破坏严重,如果不加以控制,将会面临灭顶之灾。4日,记者赴三江平原进行了几天的实地采访。
四年前提出大力饲养绒山羊
5日一大早,在黑龙江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的街头,一位当地居民对记者说,2004年,建三江分局提出在当地大力饲养绒山羊,当时每个管局所属单位以及农场职工都定了指标,不养不行。一时间,在建三江分局所属的辖区内到处可见绒山羊,有的一户饲养好几百只,几户同时赶出来放时场面非常壮观。
在七星农场,记者见到了饲养户王洪林,他赶着200多只绒山羊正在放牧。提起当年的饲养量,王洪林显然对目前的数量不屑一顾,“我们这里现在有12家饲养绒山羊,原来加一起有1万多只,现在卖得差不多了,每家才200多只。”
为了验证这个说法,记者走访了前锋农场、创业农场和七星农场的几个所属队(当地人叫“连”),饲养户都说,原来绒山羊的数量远远超过现有饲养量。
“饲养绒山羊是管局领导三下江南、五去内蒙古对绒山羊的养殖进行全方位考察得出的结论。”建三江分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考察和专家论证,建三江分局全局饲料资源转化和草原可载畜量养殖绒山羊500万只,绒山羊养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非常可观,一只羊一年的效益相当于一亩地,所以分局提出形成规模,要在3~5年内形成存栏300万只、看形势发展力争达到500万只。“当然,这些都是在可以形成养殖规模又不超载、不破坏草原资源的前提下。”
记者从一份建三江分局当年对外的宣传资料上看到,为鼓励农户养殖绒山羊,分局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资金方面,为购羊农户采取筹一贷一的融资政策;土地方面,每养4只绒山羊划拨一亩饲料地。仅这两项政策的实施,分局为每只羊补贴就达15元。分局每年还从畜牧发展基金中拿出培训经费,选送60多名应届高中生去内蒙古大学和东北农大深造,使更多的人看到了养殖绒山羊带来的经济效益。“不过现在绒山羊没那么多了,从2004年100万只到现在只有50万只左右。”建三江分局畜牧水产局局长孙本海说,“主要原因是羊群逐年淘汰。”
片片草地上黑土已裸露
6日,吃完早饭,建三江分局创业农场的刘老汉赶着他饲养的500多只绒山羊,来到附近的草甸子放羊。“冬天也不能在家干吃草料,太费钱,也得到草甸子遛遛。”刘老汉说,他所在的这个队有10户养绒山羊,大约有5000多只,冬天在圈里喂干草料,春夏秋三季几乎都在草甸子上散放。
刘老汉放牧的草甸子非常广阔,记者发现,尽管草甸子被雪覆盖,但是还能看到有的地方露出黑土。刘老汉说,现在草甸子上的草没有以前茂密了。
7日上午,记者在前锋农场某队看到,被积雪覆盖的草地上随处可见露出的黑土,大群绒山羊留下的脚印非常清晰。其中一处草地露出的黑土几乎成片。“都是绒山羊吃完后连啃带刨祸害的,今春不能长草了。”当地人说。
当地人图省钱不认舍饲圈养
记者在建三江走访的几个农场发现,每个饲养绒山羊的地方都建有舍圈,当地人说,这是分局要求这样建的,叫“舍饲圈养”,因为可利用的草原、草场数量有限,所以采用这种方式。然而在采访中,当地饲养户都说,这种方式不划算,还是放牧更省事、省钱。
孙本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搞了舍饲圈养的试点,但是成本太高,商品羊全舍饲就不挣钱了,每只羊还得赔50元钱,得不偿失,饲养户不同意,所以现在主要的饲养方式还是放牧,吃草原的草。没有草地的地方绒山羊就在路边、地边、河边等地散放。”
对于绒山羊破坏草原生态,孙本海说,建三江分局现在的做法是利用现有的纯草原面积47万亩的实际情况,控制绒山羊数量,不能超载放牧,不能破坏生态。
专家:草原消失不是危言耸听
据测算,在草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地方,饲养一只绒山羊每年至少要消耗尽2亩至3亩的草地资源,如果按照三江平原目前50万只绒山羊、纯草原面积47万亩的实际情况,即使有大部分路边、地边、河边放牧,草原的面积也将受到严重的损害。
据黑龙江省畜牧局草原处张毅力处长说,目前,全省草原6500多万亩中近一半出现“三化”现象,而且正以每年200多万亩的速度增加,尤其是西部松嫩平原甘南、泰来、林甸、富裕等县是重灾区。除气候因素外,禽畜大量增加、掠夺式的放牧是主要原因。如今松嫩平原在今年已经全面禁牧。对于三江平原来说,因为处在东部草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所以涉及如何保护的问题。
对此,东北农业大学一位专家说,目前,我省部分地方的食草类禽畜存栏量已经超我省草原载畜量好几倍。如果继续采用粗放的饲养方式,别说增加畜禽数量,就是保持目前这个水平,几十年后三江平原也将面临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