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畜牧业是指以草原(包括天然草原、草山草坡、人工草地)为基础,进行草食家畜生产的畜牧产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草原畜牧业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草原畜牧业发展道路。草原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广大草原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及食物安全、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概括起来,在以下几方面有了历史性的进步和发展:
一是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建国之初,由于刚经历长期战乱,广大草原地区自然灾害严重、家畜匮乏、畜禽疫病流行、科技水平落后,我国草原畜牧业生产力十分低下。1949年,全国大牲畜存栏比历史最高的1935年还减少了1149万头,羊的存栏数量减少32.3%;全国肉类总产量只有220万吨(人均4.1公斤),其中牛羊肉产量则更低。新中国成立以后,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发展草原畜牧业的政策措施,生产不断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草原畜牧业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2008年,全国牛肉613.2万吨、羊肉380.3万吨、奶类产量3781.5万吨(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人均28.5公斤),大大高于1949年的产量,分别是1978年的27倍、17倍、29倍。2008年,六大草原牧区牛羊肉总产量达到327.5万吨,奶类产量1244.5万吨,均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3。全国266个牧业及半牧业县(旗)人口约占全国3.6%,但生产的肉类占到全国8.5%、奶类20%、羊毛52%、羊绒58.8%。牧区每年向农区提供育肥用牛羊达到3000多万头,为全国畜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60年来,在草原畜牧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生产结构也发生了积极变化。从品种结构看,一大批国外优良的草食家畜品种,如:波尔山羊、萨福克羊、西门塔尔牛、皮埃蒙特牛、荷斯坦牛等被引进和推广,一大批优良的地方品种资源得到开发利用,使我国草原畜牧业良种化程度较建国初期大大提高,家畜品种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也显著提升。从产品结构看,全国畜产品中的肉类比重从1978年的72.1%下降到2008年的52.9%,而奶类比重则由1978年的8.2%提高到2008年的27.5%,畜产品结构更趋合理,草食家畜的肉类及绒、毛等产品也呈现多样化发展,产生了一批知名的“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品牌。从区域发展看,农区草原畜牧业日益显示出巨大的活力,例如:2008年,河南省的牛肉、羊肉产量已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位和第四位。1979年,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1个农区省份的牛肉、羊肉总产量分别占全国25%、29%,到2008年已分别占到全国46%和34%。
三是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断转变。新中国的建立,使广大农牧民当家作主,真正成为了草原的主人。解放初期,经过农区土地改革和牧区的民主改革,广大农牧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草原畜牧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草原地区实施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草畜双承包”责任制,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和“草场公有,承包到户,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明确了草原保护建设和发展畜牧业生产的责、权、利,实现了“草有其主”,草原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目前,全国草原承包面积已占到可利用草原面积的70%。为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进入新世纪,随着《草原法》的完善和施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基本草原保护等科学利用制度不断推行,草原围栏、人工种草、草原改良等配套措施不断加强。截至2008年,全国草原围栏面积达到9.3亿亩、禁牧休牧面积14.8亿亩,累计人工种草保留面积4.3亿亩。与此同时,草原畜牧业逐步从传统、粗放的游牧生产方式向集约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到2008年末,全国肉牛、羊、奶牛的规模化养殖程度分别达到了38.0%、44.6%、36.1%。一大批草原畜牧业养殖大户和专业牧场逐步成长,产、加、销一体化格局加快形成。
四是草原畜牧业发展基础日益巩固。为夯实草原畜牧业发展基础,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了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为恢复草原植被,实现永续利用,国家实施了退牧还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工程;为提高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促进产业化发展,国家实施了牧区开发示范工程、南方草山草坡开发示范工程;为加强草原管理,促进草原合理利用,国家实施了草原围栏建设工程;为支撑草原保护建设,提高草原生产能力,国家实施了牧草种子基地、草种繁育基地、草原病虫害防治、草原防火体系建设等项目;为促进草原畜牧业优质高效,国家实施了畜牧业良种工程和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据不完全统计,仅2000年以来,国家对草原保护建设的投入已超过200亿元,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得到明显加强。
五是草原畜牧业对统筹生态安全与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60年的实践证明,草原畜牧业是兼顾生态保护与草原地区生产发展、生活进步的难以替代的基础产业。作为畜牧业基础的草原,近些年来通过不断的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加速恶化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与此同时,草原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内蒙古为例,1954年内蒙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只有98.55元,到2008年,这一数据已经攀升到4656.20元,增长将近50倍,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08年六大草原牧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是1978年的26倍。草原畜牧业也是农牧民就业的重要途径,据统计,目前,266个牧业及半牧业县(旗)的2306万劳动力中,从事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劳动力就超过1783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77.3%,是1978年的4.14倍。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草原畜牧业发展还面临许多突出矛盾和艰巨挑战。一是受草原生态安全问题的严重制约。草原是发展草原畜牧业的前提和基础,但当前草原退化的形势还没有根本扭转,全国草原家畜超载率还在30%以上,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的矛盾还十分尖锐;二是受我国生猪型畜牧业生产特点的制约。生猪生产是我国畜牧业的绝对主体,生猪安全已经与粮食安全问题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相比之下,社会对草食畜产品生产及市场供应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还远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三是受草原地区自身发展能力的制约。由于草原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相对落后,在短期内依靠自身实力来加快发展草原畜牧业还有很大困难,且由于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吸引外来资本的能力也相对较弱。
进一步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认真总结60年来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成绩和经验,积极应对客观矛盾和问题,牢牢把握当前发展的有利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兼顾生态安全、生产发展和生活改善;坚持以完善政策为基础、以加大投入为保障、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不断增强产业发展的活力;大力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和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解放和发展草原生产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草原畜牧业发展的多种途径、多元模式,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草原畜牧业支撑体系;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正确处理农区和牧区、农业和牧业、畜牧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全面推进,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