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是全国最大的脆肉鲩产地,由于今年蚕豆等养鱼饲料价格上涨,脆肉鲩养殖户的养殖成本每公斤增加约3元。然而,由于养殖户缺乏议价能力,鲩鱼销售价格也难见增长,成本增加的压力完全由养殖户独自承担。
近日,采访了脆肉鲩产业链中的诸多相关方,力图真实再现在此产业链中各利益相关方的所作所为,以对脆肉鲩产业的健康发展进行反思。今天推出《东升脆肉鲩为何涨价难》,摆出脆肉鲩销售模式的利弊及如何提升脆肉鲩品质问题,将继续关注。
养殖户:担心提价会吓跑客户
冯少满是板芙镇康田水产养殖场的老板,共养殖了386亩脆肉鲩,分为25个水塘,占了板芙镇500多亩脆肉鲩养殖面积的一大半。自今年3月以来,蚕豆价格从每公斤2.5元上升到每公斤3.4元-3.6元,由于脆肉鲩每长1公斤需要消耗1.5公斤左右蚕豆,粗略计算,每生产1公斤脆肉鲩的成本增加了1.6元。冯少满亩产脆肉鲩750公斤-900公斤,单单是蚕豆一项,将使他今年的成本增加超过50万元。
但是,脆肉鲩的销售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半年多来,塘头价都是保持在19元每公斤左右。对此,冯少满却不敢提价,担心自己一提价,客户们都跑了。像冯少满这样处境的养殖户还有很多。
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和东升镇农办获得的数据是,目前中山养殖脆肉鲩16742亩,其中东升镇占了10240亩。东升镇以外我市其他镇区所养殖的脆肉鲩鱼塘中,至少一半以上的面积也是由东升人承租的。所以,东升镇毫无疑问是全国最大的脆肉鲩养殖基地。
东升镇农办承认,蚕豆价格的上涨使东升镇养殖户的收益受到很大影响,而且,除蚕豆外,其他饲料的价格也有所上扬,同期,用工成本也有所增加,总体来算,大约每公斤脆肉鲩所增加的养殖成本在3元左右,这部分成本由养殖户独立承担。
但是东升镇农办认为,养殖户收益的减少并没有冯少满所计算的那么多。因为,养殖脆肉鲩并非一开始就喂养蚕豆,而是将鱼养到2.5公斤-3公斤时才喂养蚕豆,而喂养到5公斤左右就可出塘销售。这样,每条鱼(以5公斤计)养殖户所增加的支出应该在6元钱左右。如此,即使考虑到所有的成本增加,冯少满的总支出应该多了40万元左右。
销售商:担心消费者承受不了涨价
对于不加价收购脆肉鲩的责难,脆肉鲩的销售商表示自己也有苦衷。
叶闰荣在中山市光明市场批发零售脆肉鲩,基本上每天都要到鱼塘去买鱼。他承认非常清楚养殖户的成本增加,他不提价收购以分担养殖户的成本,不是不愿意,而是不敢。他担心市场接受不了增加的价格。
叶闰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冯少满每公斤提价3元以消化增加的成本,那么他的批发价格每公斤将至少提高4元,如此层层加码,最后到消费者手中,其销售价格将可能增加到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虽然脆肉鲩是一个特色鱼种,但是可供消费者选择的鱼那么多,到底有多少消费者会保持对脆肉鲩的忠诚,即使再贵也非脆肉鲩不买呢?我们不敢打这个赌。何况,就目前来说,脆肉鲩的价格在普通鱼类中还是偏高的,在外省,有的酒店已经把脆肉鲩卖到每公斤100元了。"叶闰荣对记者说。
镇农办:产量偏高价格上不去
东升镇农办主任李永桂告诉记者,目前脆肉鲩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政府没做任何干预。对于养殖成本增加而销售价格不能提高的现状,李永桂认为原因主要在于,目前是脆肉鲩销售的淡季,相对来说,脆肉鲩的产量就有些偏高,养殖户纷纷着急出货,就导致鱼价难以提高。毕竟,即使按每公斤18元-19元的价格销售,养殖户还是有2元多的利润,因为,
目前脆肉鲩每公斤的养殖成本也仅仅在17元左右。据李永桂介绍,虽然东升有较多的脆肉鲩养殖户,但他们大多并不直接销售脆肉鲩,而是通过一群被东升人称之为"鱼中"的中介代理销售事宜。经过20多年的自由选择,东升镇形成了五大"鱼中",分别是:关铨广、车志强、林锐光、关明广和梁添娣,前3人所占市场份额较大。这5人均为东升人,其中,关铨广和关明广是堂兄弟,梁添娣是唯一的女性,也是唯一不在中山而是在广州从事脆肉鲩批发业务的。这5名大鱼中所销售的脆肉鲩占到总销量的70%-80%。
"鱼中"的经营模式也与其他做批发业务的不一样,他们并非先把脆肉鲩买回再批销出去,而是当有客户需要买鱼时,他们就指定到某个鱼塘捞鱼,然后由他们分别与养殖户和销售商进行结算。"实践证明,这种模式是成功的,通过这些大"鱼中"的努力,脆肉鲩的销量取得明显增长,尤其是在省外市场。从去年开始,脆肉鲩在省外的销量首次超过省内销量,占到了2/3的比例,甚至远销到海外市场。"李永桂如此说。
李永桂还详细向记者分析了"鱼中模式"的优点,首先是他们对有需要的养殖户会施以援手,先免费提供鱼种和饲料供其养鱼,然后再从鱼价中扣除;其次是他们的存在很好地克服了农民不善经营的弱点,使其能够专注于养鱼,这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产销的合理分工;第三,他们从中获取的报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通常每公斤他们仅加价0.4元-0.6元。
对话"鱼中"
五大"鱼中"难以形成价格联盟
脆肉鲩应往高档鱼类方向发展
张三是李永桂主任所提到的五大"鱼中"(中介代理销售)之一。8月30日上午,在东升镇政府办公室,他就脆肉鲩价格形成原因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请问你了解因饲料涨价导致脆肉鲩养殖户收入下降的情况吗?
张三:了解。今年蚕豆大约每50公斤涨价五六十元,我刚刚从鱼塘回来,今天脆肉鲩的塘头价是每公斤18元。
记者:据介绍,你是脆肉鲩的五大鱼中之一,你们控制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形成了绝对的垄断市场。
张三:情况差不多是这样,但我不喜欢"垄断"这个说法。
记者:"垄断"也未必完全是一个不好的词。我想知道,你们既然有能力控制这个市场,为什么不提高一点收购价格,替养殖户分担成本呢?
张三:我自认为还是一个有点责任感的人,我也清楚单单让养殖户承担压力,若是有一天他们承担不了而不养鱼了,我们也会跟着吃亏。但是,这个问题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做起来很复杂。
记者:能否举一两个你认为复杂的例子?
张三:从鱼中这方面说,如果我单独提高收购价格,可能会冒得罪同行的风险;从养殖户方面说,我显然不可能将所有的脆肉鲩都收购了,那么总有一些养殖户会主动提出不涨价甚至降低价格,以让我优先购买他们的鱼。毕竟,目前还是一个买方市场,养殖户也希望自己的鱼能够尽快出手;从销售商方面说,我提高了进价,必然会相应地提高出货价,这样,销售商肯定会舍弃我而选择其他鱼中。
记者:你们这五大鱼中是否就脆肉鲩的价格事先进行过协商?
张三:很少有。我们之间坐在一起吃饭喝茶是有的,但基本不谈价格问题。曾经有一次我们之间约定了价格,但彼此遵守了很短时间,没超过一个月,然后依然是各行其是,因为谁都想自己多出货。
所以,你称我们"垄断"是不符合实际的。在水产品市场,有5个大户,还有其他更多的小户,实在难以形成所谓"垄断"。
记者:你刚才说到"买方市场",又说养殖户和鱼中均想自己多出货,这是不是意味着相对于市场需求,目前的脆肉鲩数量是太多了?
张三:目前是否量多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脆肉鲩的养殖面积不是越多越好。现在全市养殖面积不到2万亩,假设有一天达到10万亩,那脆肉鲩肯定一文不值了。其实,与增加数量相比,提高脆肉鲩的品质或许是一条让农民致富的更好途径。就是在目前脆肉鲩价格不好的形势下,对于那些消除了土腥味的脆肉鲩,我也提高了收购价格。
如果脆肉鲩的塘头价能够达到200元每公斤,那么养殖户自然舍得下功夫提升脆肉鲩的品质。所以,品质和价格是相辅相成的,怎么处理合适还值得好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