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畜群畜种结构调整。严格落实限量养殖、草畜平衡、阶段性禁牧政策,牧业年度牲畜控制在107.4万头只,同比压减21万头只,其中山羊压减14.7万只。大畜比重、良改比重、母畜比重分别达9.5%、99.2%、52.5%,同比提高3.4、1.2、0.2个百分点。 二是抓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建设,推进奶牛标准化养殖和集中养殖。开工13处奶牛标准化养殖场,8处已投产运营,伊利大型奶牛养殖基地已订购设备,散养奶牛逐步出户入园。
三是抓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确保畜牧业生产安全。在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病春秋免疫的同时,积极推进动物标识与疫病可追溯体系的建设,出栏牲畜标识佩带率达到100%。
四是抓黄牛改良工作,加快推进良种化进程。黄牛改良4.2万头,新建西门塔尔牛核心群2群,累计32群,基础母牛达到4895头。举办黄牛改良实用技术培训15期、培训900人次。
五是抓草原生态的保护和建设,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在全面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执行草畜平衡政策,坚持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实施春季休牧1126万亩、禁牧600万亩、轮牧328万亩,草场“三牧”制度覆盖全部可利用草场。实施阶段性禁牧342万亩,占可利用草场的17%。设立了草牧场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规范流转草场管理,全市流转草场899户、135万亩(牧户向集体流转765户、93万亩)。新增围封草场50万亩,累计1320万亩,占草原面积的64%。利用中低产田改造,种植高产饲草料基地6.5万亩。适时灭治鼠害116万亩。(农牧业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