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畜禽养殖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传统的养殖模式和落后的养殖设施,使畜禽养殖污染日趋严重。畜禽养殖已居农业污染源之首,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和来源,严重影响了村镇人居环境和人体健康,让养殖企业与当地老百姓的矛盾日益加剧,影响和谐社会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大规模的集约化养殖开始在发达国家盛行,随之带来了大量的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随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上世纪70代,许多发达国家开始采取通过立法手段,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限制和管理。日本出台《废弃物处理与消除法》、《防止水污染法》和《恶臭防止法》等7部法律管理畜禽污染;美国通过《清洁水法》等政策,将达到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场必须排污许可证否则是非法;英国则颁布《水清洁法案》,畜禽粪便直接排到地表水为非法行为;中国用30多年改革发展走过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发达国家所出现过养殖污染问题也将会在中国发生,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养殖污染的覆辙,国务院出台《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出台,将会对中小型养殖户造成冲击,同时利好大型养殖企业,推动畜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引导养殖产业优化升级。大型养殖企业对畜禽养殖污染的处理有相对成熟的经验,而中小养殖户若要在行业发展中分一杯羹,必须进行养殖升级摆脱“脏、乱、差”的身影。
9月10日,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回答提问时说道,“中国不愿意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因为我们过去的绿水青山是祖宗留下的,未来美丽的环境是子孙后代应当享受的,当代人要有责任感。”反映了中国政府和人民保护环境的诚意和决心。在今年农业部印发《全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全国畜禽养殖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较2010年分别减少8%、10%以上,分别新增削减能力140万吨/年、10万吨/年,同时又指出规模化养殖场是重点治理单元。
环境保护是当下社会面临而又亟需解决的难题,从世界各国的畜牧业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是中国养殖的发展趋势,养殖发展导致大量畜禽废弃物,只有通过综合利用,变废为宝,才能让畜禽养殖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正是环境保护与畜禽养殖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