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5月17日《贺州晚报》报道,一年多前还在广东从事蔬菜的帮收工作的梁宪陆回到了八步区铺门镇种植蔬菜,收入比以前翻了30多倍,年收入达到了100万元左右。
类似的新闻还有不少,5月19日的《贺州日报》报道,已过而立之年的杨尚全,2007年大学毕业后,在深圳从事课外教学培训工作。几年大城市生活,让他觉得在外打拼,生活压力巨大。2011年6月,他和朋友毅然返乡在钟山镇榕马村投资50万元创办了一个肉牛养牛场。目前,杨尚全的养牛场存栏西门塔尔牛近百头,并产有部分小牛,已初步实现自繁自养。除去人工成本,两年时间先后出栏的40头肉牛,加上去年种植的玉米,两项纯收入达32万元。
像梁宪陆和杨尚全这样的人如今虽然在从事着农业生产,但他们与“传统农民”似乎又截然不同。他们并不满足于自给自足,他们在外闯过,视野开阔,信息接触面广,对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有着清晰的思路,他们立足于农业,并把农业作为在市场拼杀的舞台。随着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一种新型的带有职业性的农业生产者的影子正浮现在人们面前。
想当年,打工潮在农村大地涌动,直到今天,许多农村地区依然可以用“空巢”来形容。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发出了“今后谁来种地”的感叹。然而,笔者最近浏览新闻时偶尔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发布中国首个“农民幸福指数”,研究显示,务工农民幸福指数低于务农农民。专家分析说,进城务工农民收入较低、工作环境差、工作强度大和社会保障不完善。而此时,农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产的机械化和科学化程度不断提升,大量的惠农政策相继出台,务农农民的幸福感自然不断增强。
或许正是这种“幸福指数”的变化让种地重新有了吸引力,把梁宪陆、杨尚全这样的人拉回田间地头。他们的回归,不仅仅是人的回流,带回来的同时还有新想法、新技术、新市场、新理念,这些要素和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很难想象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就算是掀起一场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革命,也不足为奇。
梁宪陆、杨尚全这群新型的务农者干得怎么样,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