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属鲇形目,鲿科,黄颡鱼属,在中高档名贵品种中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黄颡鱼雄鱼比雌鱼生长快,相同条件下,雌雄生长差异达2~3倍。全雄黄颡鱼正是利用黄颡鱼性逆转技术获得XY生理雌鱼,然后通过XY生理雌鱼雌核发育产生了YY超雄鱼,并且通过与XX雌鱼测交得到了全雄子代。近年,洪泽县部分示范户开展了全雄黄颡鱼池塘主养尝试,平均每亩产黄颡鱼602㎏,花白鲢205㎏,亩效益5100元。现将养殖技术如下,供大家参考:
1、塘口选择与清整
池底淤泥深20㎝,进排水方便,池水透明度在20~30cm,放鱼种前半月左右对养殖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杀灭池中的寄生虫(卵)、病原菌及敌害。清塘消毒采用干法清塘,每亩用生石灰125㎏,泼洒时要将生石灰化水后立刻全池均匀泼洒。
2、鱼种放养
放养前4-6天注入新水,进水口用双层密网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池塘,水深控制在1.5m左右。选择体质健壮、无病害、光泽鲜艳、规格整齐、无寄生虫附着、经技术部门检验检疫合格的鱼种,全雄黄颡鱼规格30克/尾左右,鲢、鳙规格50克/尾。全雄黄颡鱼放养量为7000~8000尾/亩,一周后,鲢、鳙放养量为150尾/亩(鲢、鳙比例为7:3)。放养时鱼种用3%-5%的食盐水消毒3~5分钟。
3、饲料投喂
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要求不低于38%。黄颡鱼苗种放养3天后进行人工驯化,用投饵机投喂驯化,投喂前投饵机先空转10 分钟,再投饵,经过一星期左右的驯化就能正常投喂饲料了。投饵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原则,初春当水温在15℃时,日投喂量约占鱼体体重的3%-4%;在生长适温范围内(春末至初秋),水温20℃~28℃时,黄颡鱼的摄食量明显增加,日投喂量占鱼体体重的6%以上;水温高于30℃时或气温低于10℃时,黄颡鱼很少摄食。饲料粒径根据鱼体的大小进行调整。天晴多投,阴雨天少投,发现剩余饵料应减少投饵量。
4、日常管理
(1)水质管理鱼池水深前期控制在1.5m左右,后期逐渐加深至2m左右,高温季节每7~10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15~30cm。根据天气和水质变化情况,在凌晨和午后定时开机增氧。高温季节施用微生态制剂调节改善水质(可用光合细菌等)和底质(可用枯草芽孢杆菌等),但要注意在施用消毒、杀虫药物的前后3天应避免施用微生态制剂,以免影响微生态制剂的效果。
(2)坚持巡塘坚持每天早晚巡塘,防止浮头、泛塘事故。巡塘主要是检查全雄黄颡鱼摄食情况、活动状况和生长情况、病敌害情况、池塘水质肥度、水体透明度、检查水源是否污染,制定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
(3)病害防治全雄黄颡鱼抗病力强,疾病少,但饲养管理不善也会发生病害。黄颡鱼为无鳞鱼,对敌百虫等药物较敏感,防病时要慎用。每一个月左右用碘制剂进行一次全池消毒;一个月左右用添加抗生素及中草药的药饵进行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