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秋季也就到了,对于养鸡的专业户来讲正是春季投放的蛋鸡已经长大,并到了蛋鸡的初产阶段。那么这个阶段的鸡群管理是否科学,能否达到品种所达到的最佳指标,关系到养鸡场经济效益的好坏。新蛋鸡开产前数周是从生长期进入产蛋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要进行分群入笼、选留淘汰、 免疫接种、饲料更换和增加光照等一系列工作,给鸡造成极大应激,而且这段时间母鸡生理变化剧烈、敏感、适应力较弱、抗病力较差,如果饲养管理不当,极易影 响产蛋性能。为此,养殖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饲养和管理。
分群入笼
1、选留 按品种的要求,剔除体型过小、瘦弱和无产蛋价值的弱、残鸡,选留活泼、体质健壮、体重适宜的优质鸡。
2、分群 高产蛋鸡一般在17周左右开始产蛋,所以必须在16周龄前进行分群,让初产母鸡在开产前有一段时间熟悉和适应环境,形成和睦的群体,并有充足时间进行免疫接种等工作。如果分群过晚,会推迟开产时间,影响产蛋率上升;已开产的母鸡由于受到转群等强烈应激也可能停止产蛋,甚至有的鸡会造成卵黄性腹膜炎等病症。
由于饲养管理等因素造成鸡群中仍然会有大小不尽相同的鸡,所以上笼时把较小的和较大的鸡留下来,分别装在不同的笼内,采取特殊措施加强管理,促使其均匀整齐。比如小鸡装在温度较高、阳光充足的笼内,适当增加营养,促进其生长发育;过大鸡则应适当限饲。按鸡笼容纳的鸡数,每个单笼一次入够数量,避免先入笼的欺负后入笼的鸡。
饲养管理
1、及时换喂过渡料。一般给20周龄的鸡换喂蛋前料,料中钙为1%、粗蛋白质为16.5%。换料时,用半个月的时间逐渐完成换料过程,切忌过急,以防肠胃发病。在产蛋率达到2%~5%时,饲料含钙应在3.4%~3.5%,含粗蛋白质应达到18%。
2、控制初产体重。在换料补钙的同时,应抓好群体发育的均匀度,将大、中、小后备母鸡分群饲养,定期调群。切忌猛增料或猛减料,其效益在3周后方可表现出来,不宜操之过急。体重轻的鸡喂料量不要超过中大鸡,以免因脂肪沉积而影响性成熟。
3、控制圈舍温度。蛋鸡最适产蛋温度是18℃~23℃。当外界温度低于18℃时,用于维持需要的营养就要增多;当温度低于13℃时,就会影响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因而鸡舍温度过低而又不及时增加饲料时,鸡就会因能量不足而推迟开产。
4、调节湿度与通风。雏鸡舍要求相对湿度为55%~65%,1~3日龄鸡舍相对湿度为70%,4周龄后可降到50%左右。湿度不能过高,否则雏鸡会出 现羽毛污秽零乱、食欲不振、体弱多病等情况,从而推迟开产。如果通风不良,空气中有害气体增多,湿度升高,含氧量降低,会使后备母鸡发育不良而推迟开产。
5、光照控制与调整。后备母鸡一般15周龄进入性成熟阶段,此时就应开始补充光照,以满足鸡性成熟的需要。但光照不能太强,以防鸡啄羽、啄趾、啄背等恶癖的发生。初产蛋鸡的光照时间每日在13~17小时。
6、密度适宜。不论笼养或平养,密度都不宜过高,每只鸡应占有10厘米左右的槽位。开产前应恢复自由采食,让鸡吃饱,保证营养均衡,促进产蛋率上升。
减少应激
1.合理安排管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减少应激。转群上笼和免疫接种时间最好安排在晚上,捉鸡、运鸡和入笼动作要轻。入笼前在蛋鸡舍料槽中加上料,水槽中注入水,并保持适宜光照强度,使鸡入笼后立即饮到水、吃到料,尽快熟悉环境。保持工作程序稳定,更换饲料时要有过渡期。
2.使用抗应激添加剂 开产前应激因素多,可以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抗应激剂以缓解应激,常用的有维生素C、速溶多维等等。
卫生防疫
分群上笼以后,鸡对环境不熟悉,又添加了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容易对鸡造成较大应激。随着产蛋率上升,鸡体代谢旺盛,抵抗力差,极易受到病原侵袭,所以必须严格进行卫生防疫工作。杜绝外来人员随意进入饲养区和鸡舍,饲养人员进入前要消毒;保持鸡舍环境、饮水和饲料卫生;定期进行带鸡消毒和鸡场内外的消毒,减少疾病发生。另外,注意使用一些抗菌药和中草药以防止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病的发生。开产后尽量减少防疫接种次数,否则会影响产蛋。
养鸡是一个细致的工作,坚持从细节入手,逐渐总结和掌握不同品种的鸡的特点,发现其中的规律,把自己变成专家,这样才能养好鸡。实现你的夙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