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陵区要抓住机遇,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区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丝毫不能动摇,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任务丝毫不能放松,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丝毫不能减弱,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丝毫不能松懈,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东陵区委书记沙波涛说。
四大产业成为主渠道
东陵区大力扶持畜牧养殖业,积极引导农民从传统养殖向特色养殖方向转变,重点扶持了李相野猪、小深井子貉子、桃仙野鸭等科技含量高、拉动能力强、增收效益好的特色养殖项目,形成了以饲养野猪、野鸭、貉子、奶牛等经济动物为主的特色养殖格局。预计,2007年畜牧业可实现产值4.8亿元,占大农业比重达到43.6%;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树莓、寒富苹果、沙地沟大杏是重点发展的优势林果树种,目前已成为该区东南山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绿色工厂”,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稳定了农民收入;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在王滨、祝家、李相等地区重点发展绿色、反季节、无公害蔬菜、野生食用菌和野菜,通过扩大订单面积,稳定生产供应渠道,提高绿色、有机食品种植比重,实现生产、加工、出口一体化,提高了蔬菜的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充分发挥东北花卉大世界交易平台作用,依托艾特农业技术有限公司、乐农百合等龙头企业的拉动,目前全区花卉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万亩,从而使鲜花、干花、切花等得到全面发展,形成东北地区最大的花卉集散地、南北花卉的中转站。
新农村建设展风采
东陵区制定了《东陵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同时,委托市级专业部门编制的树莓“四成”试验区规划已经完成;推进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设,全区现有118个行政村,目前基本形成了“一村一业”的村达99个,占村屯总数的84%,其中,50个村形成了以畜牧、林果、蔬菜、花卉为主导产业的“一品村”。
科技扶贫暖人心。东陵区从2005年开展科技扶贫以来,目前已使309个贫困户脱贫致富,户均年增收达到3000元以上。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11名科技人员帮助贫困户选择新品种、新技术120余项,致富信息900余条,提供新肥料150余吨、新品种种子7.5吨。
生态环境建设耳目一新。全面完成“绿色村庄”建设各项任务,今春,全区“绿色村庄”植树完成176万株,是计划的102%,平均成活率达到88%;进行了二、三环之间及桃仙机场周边绿化,完成绿化面积2.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9.5%,投资260万建秸秆汽化站等,使5000农户使用上清洁能源;成为全国第五批生态示范区之一。
农业园区及富民经济小区提速领跑。目前,全区共建成20个规模农业园区,发展富民经济小区94个,涉及52个村屯。特别是乐农庄园、新大地农业园区、白塔花卉园区已步入省市级农业园区行列。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使设施农业由过去的分散、无序向集中连片、成规模的方向转变,成为建设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2006年,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事龙头企业已达20家,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
东陵区树莓经济区以祝家镇为中心,包括王滨乡、深井子街道、李相镇和南塔街道的部分地区,规划面积152.8平方公里,涉及25个行政村、3.6万人。计划到2010年树莓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龙头企业年加工能力达10万吨,建成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集生产、加工、贮藏、销售于一体的树莓生产加工基地,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绿色工厂”和农业经济区建设的典范。目前,东陵区树莓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15万亩,年内可突破3万亩。树莓经济区已被列为沈阳市重点建设的四个农业经济区之一,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的完整产业发展链条。
建设全国最大
“党群共富”牵手富裕路
自己富不算富。全区“党群共富”活动深入开展,“支部+协会+农户”运行模式的优势逐步体现。祝家镇树莓协会以招商引资的形式建立了树莓苗圃培育基地和树莓产品深加工基地,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完整的树莓产业链条。目前,全区741个“党群共富”组织带动99个村实现了“一村一业”,有21个“党群共富”组织和3名带头人受到市委组织部表彰。
青年农民走进大学课堂
为推进东陵区现代农业建设,提高青年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步伐,东陵区从2004年开始,区财政每人补贴5000元,在农村从事养殖业、种植业的专业户、科技示范户中,选送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优秀青年农民免费上大学深造。到目前,已有132人学成归来,他们把所学到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应用到畜牧、林果、蔬菜、花卉生产中去,所从事的生产项目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样板。李相镇三家寨村农民牛富全是一个养殖大户,他从农大动物学专业毕业后,以饲养野猪与家猪杂交品种为主,生产“绿色猪肉”,并注册了自己的猪肉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