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西依太行山脉,东临豫东平原,是计划经济时期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和华北玉米带,肉猪、肉鸡规模化养殖起步较早。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原河南省省长李长春考察鹤壁时就曾高瞻远瞩地指出,"要上规模,成气候,搞基地"。经过十多年快速发展,鹤壁市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生猪、肉鸡、蛋鸡等多个产业群体的多层次、复合化的畜牧业生产加工基地,呈现出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现代畜牧业特点。
2007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到5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5%;畜牧加工业产值66亿元,与畜牧业产值之比达到了1.3∶1;按人均畜牧业产值、肉蛋奶产量四项指标综合评定,该市连续16年位居全省首位,而且"十五"以来,全市畜牧业产值每年净增5个亿,畜牧加工业产值每两年翻一番,每年创造就业岗位3000多个,表现出健康持续的发展态势。全市畜牧养殖收入占农民现金收入的23%,拉动农民增收9个百分点,依靠畜牧养殖业,全市农民人均增收158元。畜牧业已成为该市区域经济的一面旗帜。
政府产业发展政策的适时有效,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坚定有力
1990年,原河南省省长李长春到鹤壁视察时曾经指出:鹤壁市有条件建成中原地区的畜牧业发展基地。鹤壁市历届政府也都高度重视畜牧业,不管领导班子如何变化,抓畜牧业工作的人员都相对稳定,政策前后衔接,保持了畜牧业发展的高度连续性。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工厂化生产",催生了大用、永达、万丰、燎原、柳江等一大批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孕育出返租承包等杰出的经营模式,后来的"结构调整"引导了鹤壁市奶牛、肉羊产业的起步发展,产生了绿佳、三博、富邦、江源等一批龙头企业。近几年的标准化生产和推进生态畜牧业,又有力提高了产业的内在素质,促进了生产模式创新。
该市对龙头企业的支持主要表现在政策、融资和公益性项目的投入上。积极引导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项目建设;对重点畜产品加工建设项目,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优先安排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新建和引进的畜产品加工项目在报批实施过程中适当减免行政性收费;对企业引进高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进行鼓励和奖励。政府对龙头企业的政策支持,在企业的起步和发展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
鹤壁市畜牧业之所以得到健康快速发展,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创造了一条有利于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新机制,突出体现为"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永达、大用、柳江、汉森等企业率先突破所有制、行政区域和行政隶属关系的限制,探索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机制,公司和农户之间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开始向规模化、工厂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产业基地。以肉鸡产业基地发展为例,建场者按龙头企业的设计要求自己投资65万元左右兴建年出栏30万只规模的商品肉鸡场,鸡场建成后,由龙头企业投入流动资金、技术人员,并选派场长实行承包经营,保证建场者不承担任何风险,对建场者的投资每年还给予30%左右的回报。目前,全市已建或在建的30万只商品肉鸡场已达到208个,肉鸡的良种覆盖率达到100%,规模化养殖的肉鸡屠宰加工达到100%,鸡肉产量已占到全市肉类总产量的49.9%。
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本世纪初,鹤壁市先后制定《关于创建全国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的意见》,《推进现代化养殖,实行标准化生产实施方案》,适时引导畜牧业实施产业升级,按照国际标准和农业部有关标准,结合实际,共组织编定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技术标准62项,编制了《标准化生产手册》,导入HACCP,GMP、ISO9000等许多质量标准体系,推进无公害生产,倡导生态畜牧业、绿色畜产品,引导企业从源头到终端实施全程标准化生产,有效推进鹤壁市畜牧业养殖方式朝着现代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
截至2007年,全市共有年出栏30万只的商品肉鸡场210座,肉鸡规模化程度在全国名列前茅,出口鸡肉占全省鸡肉出口总量的90%以上;建成年出栏万头猪生产线28个,年出栏万头猪养殖小区22个,每年供港活猪出口量占全省的15%;年存栏万只以上的蛋鸡场95个,发展年存栏20万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小区27个;年存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奶牛养殖小区5个;年出栏600只的肉羊养殖小区60个。肉鸡、生猪、蛋鸡、奶牛的规模化程度分别达到100%、92%、96%、和98%。更重要的是,规模企业从投入品使用到终端销售,在各个环节按标准化手册组织生产,产业价值链条得到提升,产业素质和竞争力大大增强,标准化养殖、集约化生产已成为拉动鹤壁市畜牧业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突出加工增值,鼓励异地经营
鹤壁市始终把畜产品加工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发动机。近年来,鹤壁市畜牧龙头企业平均每年新建生产线3条以上,2007年底全市共有畜产品加工生产线34条,加工能力达到65万吨,已经形成了肉鸡、蛋鸡、肉猪、肉羊、肉鸭、肉鸽、牛奶、蜂蜜等8个畜产品加工产业链条,产品品种数百个,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还出口到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
因当地饲养密度已经很大,且成本高于周遍地区,而走出去战略可以使企业降低运行成本,规避养殖风险和市场风险。于是,近几年鹤壁市鼓励企业到异地创业,并主动为企业牵线搭桥,一批企业在走出去发展中已经获益。贵州柳江畜禽有限公司是2004年5月份由柳江公司投资500万元在贵州省安顺市兴建的一个以生产绿色蛋品的养殖基地。该基地现饲养量达30万只,经济效益非常好,当地饲料价格和内地一样,鸡蛋价格却远高于内地。永达公司投资2000万元收购、现租赁经营的汤阴县出口肉鸡加工厂及汤阴县肉类联合加工厂总价值1.2亿元,汤阴县出口肉鸡加工厂拥有从荷兰进口的具有国际最先进水平的肉鸡屠宰加工生产线,收购完成后能使企业增加资本积累,实现企业低成本扩张。大用公司先后成立了焦作大用实业有限公司(焦作)、河南大用邦杰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周口)、河南大用投资发展有限公司(郑州)、濮阳泓天威药业有限公司(濮阳)、北京大风种禽有限公司,通过走出去的战略,该企业已形成综合性的企业集团。
建立健全技术支持体系
目前,鹤壁已形成了良种繁育、畜禽防疫、疫病监控、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生产等技术支撑体系。鹤壁市畜牧系统共有公益性技术服务机构29个,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60多个,各级种畜禽场33个,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疫病控制中心各一个。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2000多人,其中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21人,高级职称56人,中级职称235人。畜牧龙头企业和专业协会以"反租承包"、"六供两销""产销联建"等多种经营手段为农户提供了从种苗、饲料到生产防疫、产品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全市已形成政府公益性技术支撑系统和市场社会化技术服务网络双元化的技术服务体系。健全的畜牧业技术支撑体系成为贯彻国家畜牧业产业政策和提供技术支持的主要平台,为鹤壁市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最基础性的支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