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料的外在物理特性变化范围很大,但在是否为小虾生长所必需这一问题上,还存在着疑问。相关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颗粒状开食料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幼苗的生长性能要显著好于饲喂破碎料的。饲喂2种粒度碎粒状开食料的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 ii)间的生长性能无差异,因此得出结论:幼虾阶段使用2种粒度的破碎料是没有必要的。试验结果还表明颗粒料的长度(长或短)对斑节对虾的生长没有影响。
目前,小虾的商业化养殖仍是一个新兴行业,相关的知识还很缺乏。因此,生产实践中往往按主观判断行事,特别是决定饲料的物理特性时—包括外在和内在的物理特性。外在物理特性包括饲料的外观,如破碎料,颗粒料的直径和长度;内在特性仅指颗粒在水中的性能— 水中的稳定性。
现在,一种品牌的虾料在市场上销售的就可能达到6~8个品种。它们之间主要是表观物理特性的差异,营养含量则差别不大。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一个牌子的虾料只有2~3种的基础配方,分别制成几种不同物理特性的饲料,如不同粒度的破碎料或不同直径和长度的颗粒料。
1 小虾是细嚼慢咽者 各种虾料间破碎料的粒度和颗粒料的长度及直径差异很大,既不利于养殖,也不利于饲料的生产。但是,如果减少饲料的种类,小虾将会如何反应?这只有通过试验才能得到正确答案。 进行相关的试验的决定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即小虾吃料并不象鱼类那样吞食的。它们用第2对脚夹住饲料,然后用下颌进行剪切采食。这就意味着小虾是啃食的(Pascual,1989;Misha,2000a)。由于它采食较慢,因此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就比颗粒料和破碎料的大小更为重要。
下面我们将要讨论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①斑节对虾幼虾的颗粒料或破碎料;②罗氏沼虾的 1种或2种开食料;③颗粒料的长度及其对斑节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2 破碎或颗粒状的开食料 幼虾的养殖一般分成3个阶段,往往分别饲喂3种不同粒度的破碎开食料。由于小虾采食较慢,饲料在水中的稳定性就显得更为重要。一般是成年虾喂食颗粒料,而幼虾则供应破碎料。由于在破碎过程中,颗粒表面的保护层随之被破坏。其结果是与颗粒料相比,水会更容易渗入破碎料中,所以,除了一些物理特性变化的不同外,饲料损失也会随之加大(表1)。表1 颗粒和破碎状的幼虾开食料之间物理特性的差异参 数 破碎料 颗粒料水中的稳定性 差 好水渗入的速度 快 慢下沉速度 慢 快饲料损失 高 可忽略加工费用 高 一般 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对斑节对虾进行了3个研究试验,对比了颗粒饲料和破碎料的效率。每个试验周期为42 d,养殖密度平均为每平方米水池10只虾。试验虾分成2个处理,3个重复。2个处理的半强化开食料间唯一不同的是饲料的外在物理特性(破碎料或颗粒料)。破碎料的粒度大约是1.0~1.8 mm之间;颗粒料的直径1.8 mm,长度1.0~1.8 mm。实际上,饲料的外观上没有多大的区别。然而,颗粒料的耐水性却高得很多,这也是幼虾饲喂颗粒料生长性能较好的主要原因。
3 小虾采食颗粒料可表现更好的生长性能 与破碎料相比,饲喂颗粒的小虾可显著提高生长速度达33.8%~42.5%。同时减少了饲料的消耗,提高了饲料效率30.3%~34.6%。与对照组相比,颗粒料组的小虾采食速度更快,更健康。在所有的试验中,没有死亡情况(Mishra,2000b)。
小虾体重的标准偏差是能提供很多信息的。3个试验中,颗粒料组初始体重的标准偏差要大于破碎料组。而在试验结束时,这一偏差都减小了。这说明饲喂颗粒料可改善小虾的整齐度。而幼虾阶段的整齐度对生长期是十分重要的。 胴体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饲喂颗粒料的小虾肌肉所占的比例有升高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 试验结果表明,给幼虾饲喂颗粒料要好于破碎料。饲喂颗粒料的小虾不仅长得快,均匀度高,而且日粮消耗少,还提高了饲料转化率。饲喂颗粒料的这些正效应很有可能是因为颗粒料在水中营养物质损失较少的缘故,而相比之下破碎料损失的却很多(Hertrampf,2000)。
4 1种或2种开食料 在印度,实际生产中一般采用2种破碎料作为罗氏沼虾的幼虾的开食料。2种开食料的营养含量相同,只有粒度上的差异。通常情况是1号料饲喂45 d后换成2号料。
为了研究不同养殖方案间的差异,我们在1个72 m2的水池中对幼虾使用1种和2种开食料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期75 d。试验使用了相同营养组成的罗氏沼虾商品用开食料。对照组使用2种开食料,从开始到45 d饲喂1号料,然后逐渐换成2号料。试验组一开始到试验结束都使用1号料和2号料的混合料(比例为1∶4)。
从试验的结果来看,2种养殖方案间动物的生长性能并无差异。使用1种饲料的罗氏沼虾增重要比2种饲料组的高4%,但在统计上差异不显著。并且,使用1种饲料要比2种饲料的饲料效率高3.4%(Mishra,2000a)。
因此,在幼虾阶段,没有必要使用2种仅粒度不同的破碎开食料。
5 颗粒料的长度和生长性能颗粒料的长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然而,人们有时会认为使用长颗粒饲料小虾的生长性能不如使用长度适中的好。这样的想法还是与对小虾采食行为的错误认识有关,因为事实上小虾是啃食而不是进行吞食的。
为了研究颗粒长度对生长性能的影响,我们用斑节对虾在玻璃缸中进行了21 d的试验。试验使用了3种不同长度的颗粒料,幼虾初始平均体重为5.4 g。试验所使用的饲料都出自同一批饲料,然后制成以下长度的3种颗粒料:3.0~3.5 mm,4.0~4.5 mm,5.0~6.0 mm。试验结果显示各处理之间的饲料消耗量没有差异。每次投料30~40 min后,就会有大约50% 的饲料被采食掉。
同样,各处理间的生长性能统计没有显著差异(Mishra,2000c)。试验结果表明颗粒的长度绝不会影响小虾的生长性能,因此它是一个完全不重要的指标。 表2 颗粒长度对幼虾的生长性能的影响长 度 3.0~3.5 mm 4.0~4.5 mm 5.0~6.0 mm 初始重(g) 5.41 5.46 5.37 终体重(g) 7.59 7.63 7.58 增重(g) 2.18 2.17 2.21 增重(%) 40.3 39.7 41.2 饲料效率(%) 1.83 1.84 1.86 6 结语 颗粒虾料外在物理特性并不影响虾的生产性能,但在传统上,其重要性是被过高地估计的。本试验结果可能会改变水产饲料的生产和应用。当然,还有更多的研究工作要做。如果,整个小虾生长周期最终只使用一种颗粒料,将是十分理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