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继续向各类农副产品上游伸出宏观调控的无形之手。发改委日前下发通知称,将对达到一定要求的生猪、种鸡及奶牛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扩建给予补贴,并重点向今年遭受雨雪冰冻灾害地区倾斜。专家认为,这些政策手段可望调节市场供求关系,从而抑制价格过快上涨。
最高可获上百万补贴
发改委及农业部表示,符合一定要求的生猪扩繁场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都可以申请补贴。
具体补贴标准为每个生猪扩繁场中央补助投资100万元,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重点户)以年出栏500头为基础分四个档次,分别予以平均20万元、40万元、60万元和80万元的补助。
对于符合年出栏鸡雏1000万羽以上,未发生过高致病性禽流感等疫情等条件的种鸡场,每个中央补助投资100万元。
而对于养奶牛的补贴政策则更为明显。中央投资分年存栏200-499头、500-999头、1000头以上三个档次予以补助。其中年存栏200-499头的养殖小区(场),每个中央平均补助投资50万元;年存栏500-999头的,每个平均补助投资100万元;年存栏1000头以上的,每个中央平均补助投资150万元。
饲料价格猛涨成本增加
生猪价格过低和蓝耳病疫情是去年肉价飞涨的主要原因,此外,饲料价格飞涨也是推手之一。近年来,随着畜牧业的发展,饲料价格呈现逐步攀升态势,直接导致生猪等饲养成本急剧增加。农业部提供的监测数据显示,2008年2月育肥猪饲料价格为2.55元/公斤,同比上涨28.8%,环比上涨1.59%.2月中国肉鸡和蛋鸡配合饲料的平均价格分别为2.69元/公斤和2.44元/公斤,达到历史最高纪录,同比分别上涨21.72%和23.23%.自去年4月以来,配合饲料价格已连续十个月出现上涨。奶牛养殖也存在类似的情况。
供需失衡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价格上涨。自去年年初开始,肉价就一路走高,中国36个大中城市每斤猪肉的平均批发价一度达14.5元,较上一年同期上涨了40%以上,创下大部分城市历史新高。接着,食用油、牛奶等产品都开始价格飞升,这种情况下急需政府部门迅速加强宏观调控。
上游入手可望平抑物价
与近期一些直接干涉企业定价遭到公众非议的宏观调控手段相比,发改委等部门此次对上游资源的调控,值得肯定。"将有限的资金补在生产环节方面,相对于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限价,当然是更好的选择,也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中国农业大学肖海峰教授告诉记者。
自去年开始,财政部陆续出台十项政策,扶持生猪养殖。而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曾晓安也曾对此作出解释,表示生猪价格波动过大,不利于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和猪肉市场的稳定供应。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农民稳定增收。同时,猪肉价格过高,有可能带动其他副食品价格上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事实上,这些措施也开始初见成效。去年9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曾预计,猪肉价格攀升的局面到2008年第二季度才能出现根本性转变。然而近来,由于国家的干预,包括向市场投放储备肉以及国家对生猪养殖的扶持政策,都提高了养殖户的积极性,近半年来猪肉价格一直保持平稳,有些地方甚至还有下降。
不过,肖海峰也建议,在我国当前生猪养殖业中小规模散养还占主体地位的情况下,国家在对规模化养殖场倾斜的同时,也需要照顾到中小养殖户的利益,从而令上游供给得到更好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