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原
狂犬病病毒。在病畜体内主要存在于中枢神经、唾液腺及唾液内。用0.1%升汞、5%石炭酸及高锰酸钾消毒较好,碘酊对狂犬病病毒无作用。 2.传染
主要由狂犬和患狂犬病病畜咬伤而感染。各种畜、禽和人都能被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发生较多。 3.症状
潜伏期通常为1至3个月。但少数情况下短者只有12天,长者达一年。潜伏期的长短与咬伤部位、浓度、病毒进入的数量以及家畜的抵抗力有关,伤口距大脑愈近、愈深越危险。
患狂犬病的畜、禽,其基本症状大致相似,患畜、禽举动突变,拒食,喜吞异物,惊恐不安等症状逐渐增加,口流涎,咬伤处发痒,呈现狂暴,喜攻击人、畜,最后出现麻痹,衰弱而死,此外,病犬及猫野外游荡,病犬两眼凝视,行走时转变不灵,常将尾夹与两后腿间。患本病的畜、禽从发病到死亡,一般经3至5天。 4.诊断
在有本病的地区,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所见,胃内有异物,则可认为是本病。必要时,将被打死或死亡的动物的脑取出送实验室进行包涵体检查,即可确诊。
5.预防
(1)扑杀无人认领的野犬、野猫。
(2)对所有家犬每年注射一次狂犬病疫苗。
(3)被病犬咬伤的家畜需严格隔离观察3个月,已注射过疫苗的观察2个月。
(4)患狂犬病的病畜,不宜治疗,应于扑杀,家畜被咬伤后,在8日内,可屠宰作肉用。
(5)人被患本病的病畜咬伤后,可让伤口大量出血,使病毒尽量从组织中冲出,并立即送医院检查、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