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被确定为全国建设"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落实十七大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两大重要战略思想的重大举措,由此拉开了武汉1+8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序幕。如何建设"两型社会",笔者认为渔业循环经济既能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又能保护资源及大自然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不失为建立"两型农业"创建"两型社会"的好抓手。
那么,什么是渔业循环经济?武汉市有否发展渔业循环经济的基础条件?其优势又何在?如何制定发展渔业循环经济的政策及措施?笔者想就这些问题作些粗略的思考,希望能与大家一起探讨。
渔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它涉及的方面较多,如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运用,人与自然的关系,法律法规乃至农业内部的各产业等诸多因素,皆与发展渔业循环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笔者认为,要大力发展渔业循环经济,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也绝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全社会的协调一致与配合。特别是还处在初级阶段,更需要强有力的措施支撑与有效的政策保障。
1.强力转变观念。首先是政府要转变观念,要树立科学的执政理念,正确对待新时期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众所周知,党中央作出取消农业税的决策,这宣告了长期以来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积累之一的经济理念的结束。事实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相对份额将越来越小,农业以外的产业(二、三产业)将真正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农业为国民经济发展作贡献的功能逐渐萎缩成为必然趋势,今后的农业主题、中心工作就是农民如何致富。那么,在此历史条件下,如何对待"三农"工作,政府执政的理念显得尤其重要。笔者认为,渔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份子,发展地方经济是要考虑的。但从哪个途径、以何种方式来考虑,是对执政者的考验。我以为,更应该从农业在国民经济的初次分配中对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方面来考虑,更应该从产业的相关性角度来考虑,如:农业发展将推动相关含税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相对提高农村购买力,扩大农村市场等等,需要提出的是考虑初次分配中如何增加农民收入,涉及到一个大的经济环境的问题,综合国力强大与否的问题。乘法法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五乘以八等于四十,而八乘以五也等于四十,但其过程中的整个含意却大相径庭,可谓是殊途同归,假设农民的富裕以"四十元"为标准,那么,我们希望的是农民生产5斤成品达到目的,还是生产8斤成品达到目的呢?日本的农业经营理念告诉我们,他们采用了前者。
其次是广大农民要转变观念,要彻底地转变生产经营观念。一是作为大自然的一分子,在其经营活动中,资源的投入一定要作为一项大成本列入核算之中;二是坚决杜绝以牺牲资源甚至是损坏生态作为代价而谋取经济效益的旧经营模式;三是尽可能的按照自然环境容量,以及承载量来策划安排生产经营,坚决克服破坏生态,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等短期行为;四是积极开展生态养殖工程,规范质量标准,生产出安全、绿色、有机水产食品。
2.健全完善政策。首先是要完善现行农业及农村政策,要从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渔业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对过去发布、目前尚在执行的一些政策条文进行清理、调整与补充,对有悖于循环经济的政策要坚决予以修改。特别是对执行政策中出现的一些土规矩、甚至是违反政策的土办法,要坚决予以纠正,如土地承包政策明文规定农民土地承包年限为30年不变,但有些地方对农民仍然是一年一包。笔者认为,仅此一项土政策就极大地妨碍了渔业循环经济的向前迈进。其次是除了对渔业发展的现行政策外,还有必要对实施渔业循环经济方面给以政策的鼓励与保护。一是在实施渔业循环经济的开发与研究上要予以政策支持,确保其先导作用的突出;二是在实施渔业循环经济的项目上要予以支持,如优先立项,资金扶持等等;三是政府加大对公共事业兴办、公共环境的维护的投入,特别是千家万户的农民难以办到的有关环境的协调处理的事宜,政府应先行到位;四是对高成本低产出,尤其是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而换取的产业,要予以政策性的抑制,使其无法生存、自行淘汰,通过政策表明支持什么、反对什么的明朗态度。
3.促进立法先行。依法治国,依法兴国是一项基本国策。依法治渔是我们长期以来发展水产业遵循的一条基本政策,对实施渔业循环经济而言,除了国家所立的基本大法如土地法(含水面)、渔业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外,还要有针对性的确立法律,特别是地方人大要迅速确立保护和推进渔业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对禁止什么,哪些可行均要作出明确的界定,以保证渔业循环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4.强化体系建设。如前所述,渔业循环经济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要顺利实施和发展不但需要各方力量的配合,重要的还需要多体系的服务。笔者认为,至少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系要逐步建立并健全:一是政策体系的健全,包括政府调控资金的投向、项目的导向、软环境的建设等等;二是服务体系,包括渔政执法服务,技术推广服务等等;三是考核体系,包括渔业循环经济的认定、达标、维护等等;四是宣传、培训体系;五是领导体系。只有各方面体系健全,渔业循环经济才会迅速发展。
5.典型示范引路。"先示范、后推广"应该说是我们做大产业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发展渔业循环经济也可借鉴这一好办法,凡是认定的渔业循环经济的好模式、新技术,首先进行小范围的示范试验,然后进行边推广边完善,避免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浪费资源,效低伤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