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围绕三个重点,制定和落实好区域优势布局规划
"十五"期间,我们根据当时的产业发展和国际贸易形势,实施了《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发展规划(2003-2007)》,对六大出口优势品种在黄渤海、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两带一区"进行重点布局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最近,我部又编制了《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发展规划(2008-2015)》,将"两带一区"调整为黄渤海、东南沿海两个优势产业带和长江优势出口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将优势品种扩展到8个,并调整、充实和增加了区域范围,目的是通过巩固和完善"两带一区"优势出口水产品养殖区域布局,继续推动优势产业集聚,构建现代渔业产业体系。三个重点就是"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品种"。要根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国际市场需求,围绕"十一五"规划,落实好第二期区域布局规划,通过采取各种鼓励和扶持措施,来推动企业不断升级,研发精深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树立品牌。
(二)全面推进健康生态养殖,切实保障出口原料质量安全
水产品质量安全关系消费者健康和安全,也关系广大渔农民和企业的切身利益。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大局,我们必须抓好水产品生产基地监管,既为国内市场提供质量安全的水产品,也为加工出口提供质量可靠原料。一要实施好水产健康养殖推进行动,抓好标准化养殖,控制合理的养殖规模,提高良种覆盖面,深入开展渔业科技入户,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和技术。创新发展模式,注重养殖水域生态养护,推进水产养殖业从主要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效益和生态并重的增长方式转变。二要组织开展养殖业专项执法。推动养殖证、苗种生产许可证、养殖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管理的常态化,严格对养殖过程中投入品的监管。加大水产品药残监督抽查力度,扩大监测范围,提高抽样的代表性、随机性、强制性,重点加强养殖场用药监管,对于问题产品要追根溯源,严查到底,并尽快建立"黑名单"制度,对问题企业要重点监控严格执法,逐步建立"黑名单"公开通报制度。三要加强对药物代谢动力学、新药物、药效等基础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解决病害发生时无药可用、现有可用渔药代谢周期不清楚、渔药使用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三)加快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推进自主品牌创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水产企业实力不强,规模较小,国际市场竞争力尚未形成,当时以半成品和贴牌方式出口,对企业迅速进入国际市场、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节省市场开拓费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贸易发展,大多数企业包括一些加工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龙头企业至今仍然采取这种营销策略,停留在国际分工的初级层次。据统计,目前我国80%以上的水产品出口仍是采取贴牌出口模式。国家工商局统计显示,全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企业商标缺乏总体竞争力。一些企业反映,日本等国消费者更信任本国品牌,对中国品牌抱有怀疑态度,打中国品牌可能卖不上价钱。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农产品竞争已经从产品经营性竞争上升到品牌竞争的新阶段,缺乏自主出口品牌,简单数量扩张模式不利于我国水产品贸易的国际收益、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高,一个自主品牌弱国不可能成为一个贸易强国。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要更加注重自主品牌建设。今后,要大力推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要促进产品结构调整,鼓励节能型、环境友好型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要加快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创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树立中国自己的国际渔业品牌。要激励企业进行产品认证工作,加大认证产品开发和监管。在这些方面,我们各有关部门都要给予应有的支持,帮助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四)提高组织化程度,加强行业自律
解决当前水产品国际贸易中存在的企业自律性差、组织化程度不高问题,要依靠法律保障、行政推动和财政支持等手段促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发展,提高行业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和扶持渔民、企业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原则,组织多种形式的出口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其在建设出口基地、组织执行出口合同、组织标准化养殖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实现生产规模化、操作标准化和产品优质化。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要再培育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出口龙头企业,引导和推动养殖加工出口上规模、上档次,规范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经营水平,推动利益联结向更高的组织形式发展。行业协会要担负起促进行业自律的重要职责,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推动诚信建设,规范会员行为,协调会员关系,建立完善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为会员做好服务。要充分发挥现有的鳗鱼、鮰鱼、紫菜等品种行业协会、分会的专业化优势,加强分品种研究,更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和提高自律水平。政府各部门要在更多方面为水产行业协会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今后在政策、法规的制订方面要多听取协会的意见建议。
(五)加强国外标准跟踪研究,提高国际贸易预警能力
近几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外标准研究和检测方法跟踪研究滞后。我们看到,近些年发达国家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愈加苛刻,检测方法不断更新,检测仪器日益高档化,并日益将其作为贸易壁垒的重要手段。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国外标准和检测方法研究,尽快建立系统科学的质量标准制定和评价体系。同时,要组织专家及时跟踪研究国际农产品贸易和水产品市场动态,不仅要跟得上、跟得紧,还要有前瞻性,及时为决策部门出谋划策。要不断增强贸易预警能力、危机反应能力和应对处理能力。要构筑水产品贸易动态发布平台,方便国内企业及时了解国际水产品市场需求、价格和标准动态。
(六)营造良好环境,加快建立政府贸易服务支持体系
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是"两防",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必须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以控制国内CPI的过度上涨。在这种情况下,在当前水产品国际贸易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水产品出口贸易的扶持,特别是今天会上一些企业提出了解决贷款难、减免土地使用税和检验检疫费用等具体问题,需要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扶持办法。根据新的形势和我国水产品国际贸易面临的新挑战,希望各部门今后继续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提高国际竞争力。要建立健全长期稳定的出口贸易保障激励机制,将重质量、守信誉、能带动的企业列入"红名单"给予扶持。要继续做好WTO渔业补贴谈判工作,积极开展政府间多边和双边贸易谈判和磋商并参与自贸区建设。要办好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和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鼓励和资助出口企业参加国际知名渔业博览会和新市场开发、新产品推销活动,宣传中国企业和中国产品。
(七)加快渔业灾后生产恢复,保障今年水产品的有效供给
今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渔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直接影响到我国今年罗非鱼、斑点叉尾鮰等主要出口品种的原料供应和出口。为此,有关省市要积极研究对策,积极恢复生产,寻找替代品种,确保今年水产品加工出口不受大的影响。这里特别要强调,在全力恢复生产时千万不能放松质量安全意识,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联合有关部门,重点加强对苗种、饲料、渔药等生产物资市场监管。对养殖户要做好宣传培训和用药指导工作,禁止使用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要注意协调好水产品进口,丰富国内市场花样品种,保障有效供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