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殖未来市场老大 记者近日在调查生猪行情时发现,由于猪价高涨,饲料涨价,养猪所需资金也变得越来越大,因此养殖户也越来越感到钱不够用,越来越担心市场波动。在这个过程中,养猪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散养模式渐渐退潮,规模养殖不断崛起,高效益的规模养殖将在不久的将来占据主导地位。 向规模要效益规模养殖迅速增加 “现在喂猪都要有钱,都要讲规模,没有钱喂啥子猪哦。”峨眉山市乐都镇养猪协会会长胡双龙4月9日告诉记者,自去年猪价上涨以来,该协会规模养殖的比例已占到60%以上,比涨价前增加了不少。而协会内的散养户由于经济能力有限,防御猪病的能力有限,相当一部分已经不再养猪了。 在资阳市雁江区,目前新建和在建的大型规模养殖场已达到40多个,比去年猪价上涨前增长了1倍。雁江区畜牧中心畜牧站站长刘显河说,今年,该区养殖户兴建规模猪场的欲望非常强烈,预计区内的规模猪场还要增长。 据了解,规模养殖本身具有养殖标准化程度较高、能实现精细化管理、节约养殖成本、体现规模效益等诸多特点。由于仔猪、饲料价格的高企,迫使养殖户选择向规模要效益之路,使得全省的养猪格局重新洗牌。 来自省畜牧食品局的信息表明,去年全省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比前年增加近10%,全年出栏商品猪2700万头,其出栏量占到总量的27%,比前年增长7%。反之,散养的出栏量比前年萎缩了7%。预计今年全省的规模猪场还将继续增多,出栏量有望突破总量的35%,散养户的出栏量将下滑至总量的65%以下。如果按这个速度增长,再过两三年,规模养殖的出栏量将超过总量的50%,这样规模养殖将对市场行情起决定性的作用。 渴望分享蛋糕寄养模式应运而生 猪价持续高位运行,让众多散养户徘徊在十字路口,他们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怕市场波动。然而,他们也渴望分享猪价上涨带来的利益。在省内一些企业的带动下,生猪寄养的模式应运而生。 资阳市雁江区柳铺村十七组农户罗安富就是一个寄养户。3月31日,他说,他目前寄养了35头,到出栏时,每头可以得到六七十元的工钱。罗安富认为,为企业寄养猪儿并没有自己出资喂猪划算,“自己喂,一根就赚两三百元。”尽管寄养的收益并不高,但在罗安富看来寄养也有诸多好处。一是寄养不担风险;二是不费事,每天只喂两次猪食,打整3次猪圈,前后花1个多小时;三是在家打工,既顾了家,又不误农活。 目前,寄养模式正在资阳、资中、遂宁等川中丘陵地区探索。那么,寄养模式能否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呢? 省畜牧食品局生产科教处处长富刚认为,寄养的好处在于利用了农村闲散的劳动力和闲置的场地,是一种值得发展的模式。但是,寄养模式是否长久,与农户的素质和农户是否诚信有很大关系。省畜科院养猪所专家曾凯指出,寄养还有利于猪病的防控,但在省内许多地方都未能成功。其原因在于,寄养实际是农民为企业打工,他们所挣的仅是工钱。而且,寄养对企业而言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需要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 未来20年趋势规模养殖与散养并存 如果把寄养看作是规模养殖的一个“变种”,目前的养猪模式实际是规模养殖和农村散养两大类型。随着猪价持续高位运行,规模养殖户正日益增多,农村散养日渐减少。规模养殖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它是否能取代农村散养呢? 刘显河认为,尽管规模场在不断崛起,但它还未完全站立起来,其生产总量仍是有限的,其生产能力还无法与千家万户的散养抗衡。他举例说,雁江区有几百个村,若按每户农户散养五六头生猪计算,光一个组的出栏量就要抵若干个规模场。他说,当今国外先进国家都在向规模场方向发展,但除加拿大完全实现规模化养殖外,其余国家都还有散养的生产方式。而千家万户的散养是我省传统的养殖模式,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散养都不可能被规模养殖所取代。 “在20年后,散养都不可能被淘汰。”富刚肯定地说。他的根据在于:一是在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下,土地都分散到农户手中,要想高度集中搞规模养殖,困难重重。二是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还不够快,大多农户都还未转移出去,广大农户要生存、要就业,离不开千家万户的散养。 (周金泉) 延伸阅读>>>规模养殖最省钱: (养一头100公斤肥猪的成本)规模场(年出栏600头):仔猪(30公斤,24元/公斤):720元;饲料:560-570元;人工:20元;固定资产折旧:13元;差旅、运输、办公等:34元。合计:1347-1357元。 规模场(实行寄养): 仔猪:720元;差旅、运输、办公等:34元;人工:60-70元;饲料:600-610元/头。综合估算,规模场寄养1头猪的成本要比规模场自己生产的成本高出8%。合计:1454-1465元。 散养:散养户在仔猪和饲料上的投入要比规模场多10%左右。合计:1400元(不计人工和资产折旧)。 视线>>> 大户应带散户走 □闻亚 在大竹,仔猪价格每公斤突破30元!仅一头30公斤重的仔猪就要花去养殖户近千元左右。而在2005年下半年,生猪的价格只有6元/公斤多点,一头商品猪也仅能卖六七百元…… 从母猪怀崽,到一头商品猪出栏,生产周期是9个月。在这9个月中,市场行情千变万化,即便是行家里手,对这期间的行情都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更何况那些信息、观念闭塞的养殖户。据统计,在2005-2006年生猪价格的低迷以及2006年的疫情过程中,就有大量散户和小规模养猪户退出了生猪生产行列。 怎样降低养猪的风险?专家一致认为:健全生猪预警监管体系、变革生猪产业机制,是解决问题的两条根本途径。其中,后者尤为重要。 变革生猪产业机制,首先要改变生猪的生产模式,只有当有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信息优势的规模养殖在整个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时,生猪行情监控、生猪预警监管、以及生猪的防疫才将真正可行和有效,养猪的风险才会真正降低,生猪的行情也才会更加稳定。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规模养殖还不能完全取代散养,但在不久的将来规模养殖将占据主导地位。在未来几十年,我国生猪养殖将呈现散养和规模养殖并存的格局。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散养和规模养殖的关系呢? 其实,散养和规模养殖并不是一对冤家,在生猪产业中,他们完全可以相互补充、和平共处。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连结机制,在规模养殖占据主导地位后,散养户既可以通过与规模养殖的互利合作获利,还能帮助规模养殖户分担疫病防治等风险,这在关于“寄养模式”的探索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证实。当务之急,是在既承认规模养殖优势、又承认散户养殖现实的前提下,继续探索规模带散养、大户带散户的发展模式,让广大散养农户与规模养殖大户一同分享生猪产业日益提升的规模效益。 这不仅是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着力的方向,也是众多规模养殖大户应当担起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