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刻苦学习与钻研,林丽芳在生产、管理特别是营养搭配、疫病防控上摸索出了自己的模式,如每月用什么保健药,每年什么时候打疫苗,哪一种猪要打哪一种疫苗,选用什么品牌的疫苗、饲料等方面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人物简介
林丽芳,1965年出生,原籍新会区大泽镇北洋村人,现任大泽镇宝猪林养殖场场长,大泽镇生猪协会理事。
□主要事迹
2006年底接手父亲留下的养殖场的基业,凭借勤奋好学的钻劲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度过了养殖业的寒冬,成为致富一方的养殖能手。现在经营的宝猪林养殖场拥有鱼塘面积超100亩,陆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存栏母猪270头,肉猪过千头,幼猪销量每年达2000—3000头,仅养猪一项,每年就为养殖场带来200万元的销售额。
□人物故事
从衣食无忧的“少奶奶”,到终日与猪群、鱼群打交道的农民,从一无所知的“门外汉”,到独当一面的养殖能手,短短1年时间,林丽芳凭借自己的勤奋与努力,实现了自己人生旅途上的美丽蜕变,也创造了属于女人的奇迹。
文/图本报记者徐铃静
女承父业偶然入行
走进养殖这个行业,对林丽芳来说完全出于无奈和偶然。林丽芳的父亲老林原是新会区中医院退休职工。退休后,闲不住的老林在新会开了一间卡拉OK,几年下来攒了一些积蓄,于是就承包了现在这个农场。2004年农场开始搞开发,2005年才把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然而老林时运不佳,农场刚投入运营,2005—2006年,整个养猪行业就进入了亏损期。当时作为养殖大镇的新会大泽镇,很多养殖户当时就不再养猪了,父亲也因此心力交瘁,在2006年带着遗憾去世。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还没来得及从悲痛中挣脱出来,林丽芳就要开始着手打理父亲留下的这份基业。她的丈夫在中山一所私立学校当校长,可以说早已经衣食无忧了,过惯了“少奶奶”生活的林丽芳刚接手养殖场时只想尽快脱手卖掉,根本没想过继续经营下去,然而当时的生猪养殖市场虽然正在逐渐回暖,但仍然看不到盈利的曙光,她在网上开价300万元转让农场,等了几个月没有结果,却引来一些居心不良的勒索敲诈者,经历了一些挫折之后,对转让农场这件事已彻底心灰意冷的林丽芳决定振作精神,由自己亲自来经营管理。
创业之初举步维艰
下决心容易,要坚守信念就没那么简单了。对于养殖行业,林丽芳完全是一个“门外汉”,怎么采购原料,如何打开销售门路以及整个生产流程都是一无所知,如同林丽芳自己所说,一个女人干这一行总有许多艰辛和委屈。她觉得,刚接手养殖场时觉得最困难的就是采购环节。比如买饲料,这个行业一般都是电话下单,电话里谈妥的价钱和数量定下来就不变了,然而饲料的价格是天天变的,碰到涨价的时候,本来说好的价钱却往往拿不到货,卖家总以种种理由和借口推托说缺货,却以高价转手将她预订的饲料卖给其他养殖户。这时候林丽芳总在想,如果换了男人,别人就不敢欺负了。这种事情在她身上已发生过很多次了,但据她了解,在男同行们身上就从没发生过这种情况。
还有一个很大的不适应来自身份和环境的转变。在城市里生活久了,刚到养殖场时虽然也被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所吸引,然而这种新鲜感很快被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丈夫、孩子的思念所代替。在家时,只用干干家务,到了养殖场,从采购到生产最后到销售,中间每一个环节林丽芳都要亲力亲为。
苦尽甘来传授经验
既然选择了一条艰辛的道路,就要硬着头皮走下去,也算完成父亲临终遗愿,林丽芳这样激励自己。业务不熟悉,就去书店买书,去图书馆看书,加强学习。幸运的是今年1月,大泽镇成立了生猪协会,林丽芳荣幸地当选了协会理事,是大泽镇生猪协会唯一的女性。林丽芳说,养殖行业中,信息流通很重要,协会里的老同行们都把她当妹妹看,教了她许多养殖方面的知识。
凭借勤奋好学的钻劲,坚韧不拔的毅力还有众多热心人士的帮助,林丽芳慢慢在养殖行业站稳了脚跟,渐渐也能独挡一面。养殖业经历了2005—2006年的寒冬,终于迎来今年的丰收,50公斤肉猪价格涨到了770元,与同期对比几乎翻了一番。宝猪林养殖场也获得了可观的收益。然而林丽芳心里明白,这种“可观”来之不易,经过1年的实践积累与磨合,她对于技术在养殖行业中的重要性深有体会。
因此,偶尔有政府或经销商组织的一些养殖知识讲座,林丽芳都会积极发动养殖人员参加,以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大泽镇生猪协会的理事,同时也是从一无所知的“门外汉”走过来的人,林丽芳深知创业的艰辛和信息、技术在这个行业中的重要性,因此每当有养殖户向她请教养殖经验,她都会毫不保留地传授。一想起自己刚入行时从协会得到的无私帮助,林丽芳就会更加热心地投入协会工作,经常向养殖户们提供信息,进行技术讲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