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水产事业的发展,变科技为生产力是我最大的愿望”,这是他对孜孜以求的事业的承诺。几十年来,他的每一个成果,每一篇论文,都在把这一承诺变成现实,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赵法箴研究员。
赵法箴是我国著名的水产养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对虾养殖业的开拓者。自1954年走进山东大学水产系的那一刻起,他就与水产养殖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将自身全部的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为之奋斗并引以为豪的中国对虾养殖业中,孜孜不倦。多年来,他主持和承担完成的“对虾人工育苗及精养高产技术的研究”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在应用技术上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同时积极主持成果转化推广,取得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成果198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获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金牌奖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特别奖金奖;承担完成的“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1987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辛勤耕耘 硕果累累
上世纪60年代初,赵法箴院士首次完成了中国对虾幼体发育形态研究,系统阐述了中国对虾幼体二十六期的发育变态过程及生活习性,并详细描述了各期发育形态的主要鉴别特征,同时,与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虾幼体发育生态研究,为对虾全人工育苗奠定了理论基础。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赵法箴院士带领自己的团队先后主持完成了“对虾人工育苗养殖和开发饵料”、“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对虾人工育苗及精养高产技术”等研究,创立了一套对虾优质精养高产技术,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极大地激发了养殖户的热情,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中国对虾的养殖热潮,开创了中国对虾养殖业的新纪元。
80年代以来,赵法箴院士主持的国家攻关项目“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创立了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体系,实现了高效、稳定、有计划大批量苗种的生产,为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养虾大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对虾养殖业的重要奠基人,赵法箴先后参与完成了“对虾人工配合饵料的研究”、“中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对虾工厂化养殖与质量控制技术与示范”等项目的研究,带领科研团队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海水养殖动物新品种———中国对虾“黄海1号”,填补了我国海水养殖动物选择育种研究的空白,为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对虾养殖优良品种产业化及促进中国对虾养殖的“二次创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践行者
经过几十年的辛勤耕耘,赵法箴院士和他的团队所取得的一系列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获得了验证和推广应用。通过小面积对虾养殖示范带动大规模对虾产业发展,1982年全国对虾人工育苗量比1979年提高了52倍。苗种培育技术的突破极大促进和保障了大规模对虾养殖产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对虾养殖产量从1978年的450吨增至1988年的20万吨,使我国一跃成为对虾人工育苗和养殖产量最高的世界第一养虾大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引起国内外产业界的瞩目,受到国家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
自2000年以来,培育的中国对虾“黄海1号”新品种开始在山东日照、胶南、即墨、东营等地的示范区进行养殖应用,并逐步扩大养殖面积。中国对虾选育种群累计推广养殖面积超过15万亩,产值超过10亿元;其中,2004年~2006年“黄海1号”累计示范推广面积49361亩,实现产值3.9亿元,利税2.7亿元。作为2006年和2007年农业部确定的主导推广品种,目前已推广到山东潍坊、河北、江苏、天津、辽宁和浙江、福建等省市,取得了良好的养殖效果。
老骥伏枥 雄心不已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根据赵法箴院士多年研究成果撰写的《对虾幼体发育形态》、《对虾养殖》、《中国对虾养殖与增殖》等论著,从亲虾培育、产卵孵化、幼体发育、健康苗种的培育到对虾健康养殖的全过程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为中国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保持我国世界第一海水养殖大国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今,年逾七十的赵法箴院士还是始终如一地耕耘在这片蓝色土壤上。实验室时常出现他的身影。春季,他依然风尘仆仆地从这家对虾育苗场赶到另一家对虾育苗场;夏天,他常常不顾炎热地来到野外中国对虾的育种基地、养殖场,观察、了解对虾的生长和养殖情况。每一项科研成果的诞生、产业的每一步发展,无时不在牵动着他的心。令他欣慰的是,辛勤耕耘的产业在蓬勃发展,辛勤培育的人才团队在茁壮成长。
因其卓越的成就和高超的学术水平,1986年赵法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0年首批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被授予“第五届光华工程科技奖”。
注:中华农业英才奖是农业部设立并组织实施,面向全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奖项。该奖项主要用于表彰奖励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