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鸵鸟饲养业已成为九十年代世界畜禽业的大热门。美国生物学家预言:非洲鸵鸟将成为21世纪主体肉食动物。
家养鸵鸟起源于南非。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规模化,产业化生产鸵鸟确是在80年代后期开始,它以高生产性能,低的饲养成本,广泛适应性和高抗病力及高经济价值而受到人类对鸵鸟的青睐,并很快推广开来。这一新兴的饲养项目的出现,将给我国畜牧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1.繁殖力强,适于集约化饲养,寿命长达70年,有效繁殖时间50年;2岁左右发育成熟,3岁左右开始产蛋。一头成熟的母鸵鸟每年可产蛋80-100枚,蛋重1.3-1.8公斤,至少可育成40只-50只鸵鸟。
2.生长速度快,产肉率高,周期短。刚出壳的雏鸵鸟体重约1-1.2公斤,饲养3个月体重可达30公斤,1岁时重可达100公斤以上,每头母鸵鸟一年可产肉4000公斤。
3.耐粗食。饲养成本低。鸵鸟以草食为主,不与人类争粮,一年四季可得的青饲料均可作为日常饲料,再人工补充适量的糠类为主的饲料,便可满足其营养需求。 4.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易人工饲养。环境温度高达45摄氏度低至-30摄氏度均不影响雏鸟的正常生长。
5.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益于人类健康,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胆固醇也低)的上等食肉。肉内不存在药物残留,因而被称为:“健康肉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