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老河口市充分发挥水资源丰富的优势,突出生态品牌,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转变水产养殖增长方式,大力培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渔业,生态渔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现已形成了鱼苗、鱼种、成鱼生产系列化,养殖、捕捞、加工、管理专业化,养殖生产、科技推广、技术服务网络化的水产养殖新格局。2007年全市水产品总量达3.77万吨,总产值3.63亿元,水产业为全市农民人平增收贡献40元,占全市农民人平纯收入增收的10%。他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优惠政策扶持。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水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创建全省生态渔业示范市实施方案》的通知,把名特优生态养殖作为发展水产业的突破口,出台一系列扶持名优水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对农发项目、移民开发、土地平整等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重点倾斜水产开发;农发行、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项支渔贷款资金,鼓励和支持水产开发;今年市财政预算专项经费80万元用于发展水产“以奖代补”,奖励名特优水产品养殖、水产养殖大户和水产品营销大户;重奖水产大镇、水产大村和千亩以上的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对渔业开发和改造鱼池达标的进行补助。为稳定水产专业技术队伍,增加水产技术推广经费,成立“市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和“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将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工作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每年保证10万元以上;加强渔政执法队伍建设,所有人员经费列入市财政统筹解决,每年不低于10万元。
二是打造生态渔业,禁止化肥养殖。为打造绿色生态水产,打响渔业“生态牌”,老河口市出台《关于禁止在水库中使用化肥养殖的通知》,全面抓好禁止化肥养鱼专项治理,把禁止化肥养殖从水库延伸到池塘,达到全市所有养鱼水面不用化肥。同时,大力推广渔业生态养殖,倡导健康养殖,生态渔业渐成老河口市的金字招牌。该市还结合科技入户工程,大力加强生态渔业建设,普及标准化生产。积极参加全省水产品安全生产、标准化生产,无公害水产养殖等培训;举办培训班,重点培训普及生态渔业及标准化生产技术;大力推广“六大生态渔业模式”;加强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全市已有2100亩水面和银鱼等产品获得认证;严把违禁渔药等关口,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近年来,老河口市未发生过一起水产品安全事件。
三是狠抓基地建设,助推特色产业。全市通过狠抓基地建设,特色水产品养殖面积得到明显扩大,基地示范效应全面显现。全市建成水产出口板块基地网箱养殖核心示范区5100亩,初步形成银鱼、对虾、河蟹、小龙虾、网箱养鳝五大特色基地。板块基地的建设带动全市水产业发展13.9万多亩,年产量3.77万多吨,产值3.63亿元。一季度,老河口市掀起新一轮渔业开发的新高潮,全市新开发精养鱼池8000亩,“三网”养殖4万平方米。同时,对老堰塘、老精养池,按照池深3米、排灌配套、集中连片的要求,进行清淤、护坡改造,达到保水、保肥、保鱼“三保”标准。目前,老河口市正按照“八化”格局,使建设档次进一步提高,优势主导产品批量进一步扩大,产品结构和质量进一步优化,产业化链条进一步铆紧、延伸、加粗。
四是优势资源招商,主导产业增强。该市出台优惠政策、营造优良环境,开展招商引资,引来多家外地客商落户老河口投资兴业,初步形成了从苗种、养殖、加工到销售的产业链条。该市始终把银鱼开发作为全市水产工作的重点,创建银鱼特色大市。目前全市已经形成优质银鱼10万亩规模,产量600吨,制卵3亿粒,创产值1500万元,带动农户450户,户平增收2.3万元。“鱻银康”牌银鱼享誉省内外。南美白对虾、中华绒螯蟹等特色养殖规模养殖也逐年扩大,基本上形成三个对虾养殖小区,总产225吨,总产值675万元。同时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方式,带动农户30户,户平产值22.5万元。目前老河口市外商投资水产在10万元以上的有100多户,年投资额在1500万元以上。
五是行业协会带动,产业链条延伸。通过鼓励、引导、扶持、壮大渔业专业协会,不断延伸水产品产业链条。该市成立了“老河口市新春水产养殖合作社”、“老河口市鱼得江渔业专业合作社”和“老河口市丹水水产养殖合作社”三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养鱼农户120多户,网络水产品运销户60余户,从业人员200余人,为特种养殖、鱼产品购销提供技术、信息、运输支持。同时,以渔业协会为载体,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健全“以钱养事”公益性服务新机制。以协会为依托,采取服务人员联项目、项目连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方式指导农户生产,培植一大批重点养殖大户,充分发挥养殖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共培育水产技术指导员20多名,科技示范户300多个,带动养殖大户近2000个,辐射面积达到13.91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