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遵化市侯家寨乡蔡家峪村的霍小茂,打破传统用饲料喂牛的方法,用粮食酿酒产生酒糟,用酒糟喂牛,牛产生牛粪后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烧锅炉加热酿酒所需的热水,再去酿酒,经过这样一个完整的资源循环利用链条,所有的资源和废弃物都被完完整整地利用起来。这种方法既拉长了产业链条,又使霍小茂的养殖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霍小茂是蔡家峪村一名普通的农民,他看到本地许多农户的玉米秸长在地里没人要,有着丰富的饲料资源,就想利用这个便利条件发展养殖业。一天,爱看致富经栏目的他偶然看到了一篇关于养牛卖牛粪致富的报道,便萌生了自己也养殖肉牛的想法。他根据电视上介绍的地址自己开车跑了3000多里到安徽去实地考察了一趟。
2007年3月份,考察归来的霍小茂投资80万元在本村建起了占地10亩、建筑面积达3500平方米的养牛棚。从5月份开始,霍小茂陆续从遵化、宁夏、内蒙古天山等地购进肉牛400多头,开始饲养。
400多头牛每天吃的饲料可是一个大问题,除了每天喂食青饲料外,还必须喂一些粮食饲料。饲料的好坏关系到肉牛的生长速度,更关系到养殖成本的高低。霍小茂明白,若想养殖肉牛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在减少养牛成本上下功夫,于是,经常上网查询养殖知识的霍小茂想到了自己酿酒用酿酒的副产品酒糟来喂牛。
说干就干。于是,霍小茂请来了酿酒的师傅,开始试着用纯高粱酿制白酒。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酿酒取得了成功。而酿酒的副产品酒糟,经过检测,含有丰富的营养,其中含有的蛋白质竟然是原高粱的2倍。
经过几个月的喂养,霍小茂发现,牛吃酒糟比直接吃高粱更容易消化吸收,体重增加比较快,扣除从粮食到酒糟中间环节增加的成本,平均计算,牛每增加一斤体重用酒糟喂比用粮食喂要节省成本近三分之二。而高粱酿的散白酒多少还可以卖点儿钱,相对比而言,降低了养牛的成本,增加了收入。
养牛的成本是降下来了,但400多头牛所产的牛粪又难住了霍小茂。原本计划养殖肉牛靠卖牛粪也能赚一笔钱,但目前的形势是牛粪暂时没人出钱买,从牛场每天清理出的牛粪多达4吨多,堆到牛场外的空地上形成了一座小山。冬天臭味儿不大,但若是夏天,不仅臭气熏天,还会招来许多苍蝇,对环境污染很大。
为了更好地利用牛粪资源,减少环境污染,霍小茂又投资10万多元在牛场下面建了一个容量为1000立方米的沼气池。并把沼气池的入口建在了牛场的下面。
工人每天将清理出的牛粪倒进沼气池,经过发酵后产出的沼气每天多达200立方米,这些沼气除了用于牛场照明、取暖外,用不完的沼气霍小茂还用它做燃料,给锅炉加热,以产生酿酒需要的热水。霍小茂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按两个锅炉每个月烧10吨煤计算,他用沼气做燃料每个月光省下买煤的钱就有4000多元。
用牛粪生产沼气使污染环境的废弃物得到了有效利用,为小茂养殖发展有限公司节省了成本,但400多头牛一天产生的粪便仅靠一个沼气池是难以全部消化掉的,曾经有一部分被扔到锅炉里当柴禾烧了,霍小茂觉得太浪费了。于是,霍小茂计划在附近承包一块地,专门种植水果、蔬菜,但不用尿素、化肥一类的肥料,只用牛粪和经沼气池发酵后所产生的沼渣和沼液来做肥料,他认为那样产出的无公害食品应该是很有前景的。
经过资源循环利用,霍小茂的养牛场已经初步见到了循环养殖的成果:普通方法养肉牛,平均每只牛每天增重2斤左右,而霍小茂的牛每天增重则达3斤多;别人养一头牛一天的成本大概要用去9元钱,而霍小茂养一头牛一天的成本却只有4元左右。按目前的牛价计算,霍小茂养殖一头牛能获利1000多元,而他的400多头牛每年至少可以获利5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