鳜鱼是原产于我国的淡水鱼品种,又称桂花鱼、季花鱼,属于鲈形目鳕科。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生长速度快,肉质细嫩,少细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自古就有"海中梭,江中鲥,河中鳜"之说,深受消费者喜爱。 一、鳜鱼的生物学特性 1. 生活习性 鳜鱼喜生活在静水或缓流的水体中,尤其是生活在水草茂盛、水质清晰的湖泊中。鳜鱼常在深水处和洞穴中越冬。春季,鳜鱼则游向浅水中觅食。白天卧穴,夜间在水草中捕食。生殖季节的亲鱼集群到产卵场进行产卵,溯水游向水库、湖泊支流的浅滩或较浅处的水草中产卵。幼鱼喜欢在沿岸的水草丛中游动、觅食。 2. 食性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在鱼苗阶段,能吞食相当于自身长度50%的饵料鱼,在饵料鱼投喂不足时,相互残杀相当严重,常常会发现一条鳜鱼吞食另一条鳜鱼的现象,这也是鳜鱼成活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鳜鱼终生以活的鱼虾为饵料,在天然水域中,幼鱼阶段主要以虾类、小鱼为食,当长到25厘米以上则以鲤鱼、鲫鱼等大型鱼类为食。鳜鱼在捕食饵料鱼虾时,还有先小后大、先弱后强的习性。 3. 生长特性 鳜鱼喜欢在水质清晰、溶氧丰富的环境里生长。如果是在激流水及有充足适口的饵料条件时,鳜鱼的生长速度特别快。雄鱼第1年生长比雌鱼快,从第2年开始情况完全相反,雌鱼的体长和体重的增长均超过雄鱼。 4. 繁殖 鳜鱼在水库、湖泊、江河中能自行产卵。天然水域的雄性鳜鱼1年性成熟,最小个体几十克。雌性一般二三年才能性成熟,最小的成熟个体也只有100克左右,一般为250克。长江流域水温在20℃以上即产卵,6月上旬~7月上旬是鳜鱼的产卵盛期。 二、鳜鱼鱼苗的培育 1. 池塘的消毒及投放 鱼苗池要彻底清整,面积以1300平方米~2000平方米为宜,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150公斤消灭敌害生物及病原体。清塘后放入l米深的新水,每平方米水面放鳜鱼苗200尾。 2. 喂饲 刚孵化出膜3天~5天的鳜鱼苗,适宜吃同日龄的鳊鱼、鲂鱼苗。6天~8天的鳜鱼苗还可吃3日龄~5日龄的四大家鱼苗。9日龄~15日龄的鳜鱼苗可吃l厘米长的饵料鱼。据生产经验,培育1尾3厘米长的鳜鱼苗(夏花鱼种),前l0天平均每天摄食各种鱼苗40尾,后l0天平均摄食略小于自身规格的鱼苗15尾。如饵料鱼数量不足,则会导致鳜鱼苗自相残杀。 三、成鱼养殖 1. 池塘养殖 ①池塘条件。鳜鱼饲养应选择水质良好、进水和排水方便的地方,面积2000平方米左右,池塘水深1.5米~2米。池底淤泥尽量清除,可以人工挖些穴潭,以满足鳜鱼白天卧穴的习性。鳜鱼苗种入池前,要彻底清塘,常用药物为生石灰,每667平方米施150公斤;漂白(剂)粉用量为使池水呈每升20毫克的浓度即可。 ②苗种投放。在清塘l0天后药性消失即可投放。每667平方米投放长为3厘米左右的鳜鱼苗1000尾~1500尾,同时可搭配少量的其他鱼种。 ③饵料及投喂量。一般以鲮鱼、鲢鱼、鳙鱼和草鱼为好。饵料鱼为鳜鱼苗种体长的50%~60%。饵料日投喂量从占体重的70%开始逐步减到8%~10%左右,冬季少一些。 ④日常管理。主要为水质管理为主,每周加注新水2次。保证水质清新,溶氧量在每升3毫克以上,透明度保持在40厘米以上,每隔一段时间施放适量生石灰,调节pH至7~8。 ⑤疾病防治。主要是以防为主,治疗为辅。常见的鱼病有车轮虫病、斜管虫病、水霉病等。经常使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配合制成浓度为每升0.4 毫克液体),每10天~15 天定期全池泼洒1次。 2. 网箱养殖 鳜鱼实行网箱集约化养殖,产量较高,当年的鱼苗可育成0.4公斤以上商品鱼。 ①网箱设置。适合天然饵料资源丰富的河道、湖泊。采用合适的乙纶线,网目1厘米~2 厘米,以饵料鱼入箱后不能逃出为原则。网箱规格为:长1米~4 米、宽1 米、深2.2 米,入水深度1.5米。以担架浮动式或框架浮动式设置方式为佳。 ②鱼种放养。放养9 厘米以上规格的鳜鱼种,冬季、春季或盛夏均可投放,密度为每平方米30尾~55尾。入箱时鱼种要用福尔马林或食盐消毒。以投喂天然捕捞的小杂鱼为佳,具体投喂量和间隔时间应根据水温、鳜鱼摄食能力而定。一般6月~8月每隔1周投放1次。饵料鱼数量应保持鳜鱼体重的5倍~7倍。每天应坚持巡箱,每隔半个月进行1次洗箱,并定期杀菌消毒。防止洪水和暴风雨袭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