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草食畜牧业发展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现场会在荆门市钟祥召开。会上,荆门市副市长胡道银所作的《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奋力推进秸秆养牛》经验介绍,获得省委常委、副省长汤涛和与会代表的赞赏和肯定,并要求全省推广其经验。
近年来,荆门市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建设农业强市的重要抓手,以秸秆养牛为突破口,大力推行节地、节粮、节草养畜,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和草食畜牧业双赢发展。2007年,全市养牛业扭转多年徘徊不前局面,呈现迅猛发展态势。牛饲养总量达30万头,其中出栏8.32万头,比上年增长41.9%;奶水牛在全省率先突破,发展规模养殖近千头。通过养牛转化秸秆近100万吨,利用牛粪种菇1000多吨,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走出了一条资源化利用、产业化经营、循环化发展的农区养牛之路。
创新养牛发展模式
发展养牛业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一般养殖户无力投入,是产业发展的难点。荆门市坚持分散养殖与规模养殖相结合,基地养殖与农户养殖相联结,积极开展示范办点,探索适应农区养牛发展的新模式,减轻了农户投资压力,分散了养殖风险,提高了养殖户积极性。
一是大力发展“组织链接型”模式。扶优扶强产业龙头,通过龙头带农户,形成养母牛、繁小牛、育肥牛、售肉牛的分工协作机制。沙洋县高阳镇实行一家一户分散养母牛、繁小牛,科牧公司以承诺价回收架子牛集中育肥,养牛协会统一组织销售,走出了一条“农户分散养母牛,公司集中育肥牛,协会统一售肉牛”的肉牛养殖模式。沙洋县五里铺镇和掇刀区团林铺镇则采取“农户养奶牛,小区集中挤奶,合作社加工销售”的奶水牛养殖模式,将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分配到不同的主体,充分发挥各经营主体的优势,缩短了经营周期,提高了养殖效益,破解了农区发展养牛业的难题。
二是大力发展“加工带动型”模式。在抓好生产发展的同时,该市着力培植产品加工龙头,以加工龙头带动产业发展。鼎盛源肉牛发展公司投资1500万元,兴建屠宰肉牛6万头的生产线,为“康师傅”等方便面企业提供牛肉料包。扶持奶水牛养殖大户丁功建,引进水牛奶加工设备,开发水牛奶系列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奶水牛发展。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利用型”模式。抓住荆门市被定为全省唯一国家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市的机遇,积极做好循环农业大文章。首先,发展秸秆养畜,过腹增值。充分利用秸秆等农副产品,大力发展秸秆养牛,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其次,推广牛粪养菇,变废为宝。针对养牛发展带来的粪便污染,积极为菇农无偿提供土地,建设双孢菇养殖示范基地,兴建双孢菇示范大棚12个,引导农民利用牛粪养菇。第三,实施菇料还田,培肥地力。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秸秆养牛-牛粪种菇-菇料还田”循环发展。在养牛示范基地沙洋县高阳镇垢冢村,共有农户590户,参与循环养牛模式的有513户,其中,肉牛养殖户116户,食用菌种植户319户,沼气用户413户,仅发展循环经济一项,户平增收近7000元。
强化科技政策支撑
为加快养牛业发展步伐,荆门市加大科技服务和政策扶持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省农业厅厅长陈柏槐、省畜牧兽医局局长万卫东等多次到荆门市调研,全省第一期奶水牛品改员培训班在荆门举办,有力推动了奶水牛产业发展。荆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牛发展,成立了养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与各县市区签订了发展目标责任状,市委书记傅德辉、市长王玲、市委副书记张良成多次深入肉牛、奶水牛养殖小区、加工企业进行调研。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养牛发展现场会,主要领导出席会议,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参加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发挥荆门农业优势必须在畜牧业特别是草食畜牧业上尽快突破,把发展畜牧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为推动畜牧业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科技服务。为帮助农民掌握养牛技术,该市将养牛培训纳入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民创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广肉牛短期育肥、秸秆处理利用等养牛实用技术,组织专家与养牛户结对子,提供母牛繁育、人工挤奶、鲜奶加工与保鲜等技术指导。对重点乡镇、肉牛养殖小区实行技术联包,跟踪服务,由市县两级派驻畜牧技术人员驻场指导。钟祥市率先实现一村一名防疫员;沙洋县养殖户刘兵2003年出栏肉牛不足10头,到2007年发展到近2000头,成为荆门市“农村经济十大状元”之一。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荆门市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推进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实施秸秆养牛,突破性发展肉牛产业,积极发展奶水牛的目标和措施,建立健全了推动养牛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投入500万元,用于发展养牛业。钟祥市投入资金100万元,建设种牛生产龙头———赛宇牧业,投入200万元支持新美香公司兴建肉牛加工厂。钟祥市、沙洋县还出台了《关于加快肉牛产业发展的意见》,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农户养商品肉牛每头奖补50元、能繁良种母牛每头奖补300元,对建成达标的肉牛养殖小区奖补5万元、品改站奖补3万元;对肉牛养殖“十强户”分别给予1万元奖励。市直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在征地、规划、生产、用电、用水等方面开辟绿色通路,提供有力扶持。在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2007年社会投入资金近亿元发展养牛业,在全市掀起了发展养牛业的热潮。
荆门市利用秸秆养牛、发展草食畜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胡道银副市长表示,将再添措施,创新草食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秸秆养牛,力争到2011年,全市存栏能繁母牛45万头,年出栏肉牛30万头以上,奶水牛综合利用率达50%以上,养牛产业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0%以上,努力打造畜牧大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