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四川阆中古城。
张飞出现,伴有张飞声音。
记者下车:“你是何方神圣?敢挡我小尹的路!”
记者:“啊,原来是马大哥,你以为你化妆成这个样子,我就不认识你了。”
张飞扮演者 四川省阆中市民间艺人马斌:“本将名叫张飞,字翼德,河北保定涿州人。”
记者:“啊,张飞大哥,久仰久仰,你怎么会在这儿?”
张飞:“你不知道,我是奉大哥之命,在这里迎接从北京来的小尹小姐。”
记者:“啊,多谢多谢,张大哥你最近在忙什么呢?”
张飞:“忙啥嘛,我在帮阆中的一个名特小吃做形象代言人。”
记者:“形象代言?小吃?”字幕提示:什么小吃?
消费者甲:“那当然是我们阆中的干牛肉。”
消费者乙:“对头,我最喜欢吃它。”
消费者丙:“入口化渣,不塞牙。”
消费者丁:“它吃起来很细腻,很香,巴实得很。”
记者:“张飞大哥,消费者是赞不绝口,可跟你有什么关系呢?”
张飞:“关系很特殊了,我以前就是这种名特小吃的忠实粉丝啊,而且我还告诉你。”
原来在公元214年,张飞受任巴西太守。任职七年间,率军驻守阆中,北抗曹魏,内抚百姓,深受阆中百姓的爱戴。不过,这张飞有一个嗜好,就是特别爱喝酒,而每次喝酒都要用当地的一种干牛肉作为下酒菜。
后来,阆中的百姓为了纪念张飞,就把张飞爱吃的干牛肉取名为张飞牛肉,并很快流行开来,成了远近有名的特色小吃。
记者:“啊,原来这么回事,哎,张飞大哥,这张飞牛肉在原料上有讲究吗,它又是怎么加工出来的呢?”
手机铃声响起:“帅哥,接电话,巴实得很,是票子的事————”
张飞:“好好好,我马上就来,马上就来,等一下,我碰到一个熟人,小尹小姐,我要上班,你慢慢调查啊!”
记者:“张飞大哥,这人,说走就走。”
张飞牛肉使用的原料大都取自于阆中本地及周边地区的肉牛,这种肉牛是采用西门塔尔牛和本地黄牛杂交而成的。据说,张飞牛肉在选材上非常讲究,只选用肉牛身上的键子肉和臀部肉。
阆中市张飞牛肉某加工企业技术总监范宗周:“这个肉是牛身上的腱子,它做出来切出来花纹特别好看,而且合适年轻的同志吃,有嚼劲,味道特别香。这个肉是牛身上的臀部肉,就是我们俗话说屁股上的肉,它腌出来以后男女老少都可以吃,大到八十岁的老汉,或者小娃娃,吃进去过后都能够入口化渣,没有塞牙的现象。”
记者:“这个是拌好的料?”
阆中市张飞牛肉某加工企业技术员王柯:“这是拌好的。”
记者:“这个配料有什么讲究吗?”
王柯:“配料很讲究,都是大家熟悉的天然香型料,八角、花椒、盐。”
记者:“就这么简单?”
王柯:“不是这么简单,其中还有我们公司的独特配方。”
记者:“什么独特配方?”
王柯:“那个属于我们公司的商业机密。”
记者:“啊?这个是祖传秘方,商业机密,不能外传,可以理解。”
记者:“接下来做什么呢?”
王柯:“接下来就是推到恒温库里让它自然发酵。”
记者:“这里面怎么这么黑呀?还凉簌簌的?”
王柯:“这是我们的腌制车间,温度控制在10度左右,灯多了就不好控制温度。”
记者:“那得腌多少天?”
王柯:“15天。”
记者:“为什么要放这么长时间?”
王柯:“放这么长的时间,我们那个配方才能取作用。”
记者:“这包装好的张飞牛肉就可以上市了,不过我有一个问题,就是传统的张飞牛肉块是不是有点大呀?要是放在餐桌上吃还可以,要是作为休闲小吃的话是不是有点不大合适呀?”
其实记者的担心是多余的,如今加工企业已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推出了一系列的小包装休闲食品。
阆中市张飞牛肉某加工企业负责人文平:“有18个口味,100多个单品。”
记者:“一年生产多少张飞牛肉?”
文平:“2000多吨。”
记者:“这么大的量怎么销出去?”
文平:“现在我们的产品还供不应求,销到全国十几个省市,比如北京、南京、上海、成都、重庆,我还告诉你一个秘密,我们促销主要依靠张飞来促销呢。”
记者:“张飞?啊,我明白了。”
张飞:“父母乡亲们,你们大家使劲买,这里有以我的名义命名的一种牛肉叫张飞牛肉,大家多多捧场啊,欢迎大家的光临!
阆中市张飞牛肉某企业销售负责人陈运奎:“这个张飞是家喻户晓的人物,生活中怎么样,大家都不知道,张飞这样扮演了以后,它能够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在好奇的同时就有。
能和张飞合影留念、拍照,然后张飞牛肉的品牌就可以很快地传播出去,知名度得到快速地提升。”
张飞:“现在我们通过自己扮演了张飞,他就感到原汁原味,看到这个牛肉,就想到张飞其人,看到张飞其人,就想到这个牛肉,看到这个牛肉,就想到张飞其人,两全其美,真的可以,巴实得很。”
在阆中古城,大大小小的张飞牛肉专卖店有100多家。虽然专卖店很多,但几乎每个店的生意都显得非常红火。
记者:“你是从哪里来的?”
游客甲:“我是从上海来的。”
记者:“你买了多少张飞牛肉?”
游客甲:“买了十袋。”
记者:“买这么多,怎么想到买张飞牛肉呢?”
游客甲:“这个是这边的特产嘛,我想买一点带回去送人吧。”
游客乙:“我是从杭州过来的,回去的时候一定会带上张飞牛肉的。”
游客丙:“那是肯定的,张飞牛肉在这儿最有名的。”
营业员甲:“销得还可以,一年要销100多万元。”
营业员乙:“销得很好,一天可以销几千袋。”
如今,阆中市的张飞牛肉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每年创造了一亿多元的产值。不仅拉动了肉牛的养殖和深加工,同时也让更多的消费者饱了口福。
记者:“你看到了吧,这张飞牛肉确实不错,这么具有地方特色的牛肉我得带两包回去给爸妈尝尝,张飞大哥,买两包牛肉!”
马斌:“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