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1岁的韦必捐是兴宾区正龙乡大安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可就是这个普普通通的农民,靠着自己精明的头脑和过人的眼光,大力发展养殖业。近几年来,他养的鸭子数量从小到大,从默默无闻到独领风骚,他一路风风火火,闯出了一条致富大道。
在正龙乡,大多数农民的经济收入都是靠种植甘蔗。韦必捐一家7口人,可是土地却只有不到十亩。单靠种甘蔗要想过上小康生活是绝对不可能的。他一直想要找出一条自己的致富之路。最后,他把眼光盯在了养殖业上。于是他一边四处学习养殖技术,一边了解市场。
2005年他看准市场,承包了东阳村委250亩的水库用于养鱼,年收入达7万多元。虽然刚刚起步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韦必捐并不知足。精明的他深知市场竞争的险恶,仅靠单一产品结构不但容易失去市场,而且如果有灾害就会绝收。他想到了立体养殖, 把整个水库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 由单一养鱼向立体养殖发展。2006年韦必捐试着从广东引进了三千多只樱桃谷鸭在水库放养。经过40多天的精心喂养,樱桃谷鸭全部出栏了,投放市场很是走俏。
尝到了甜头的韦必捐,决定扩大自己的养殖规模。为规避市场风险他不但采取搞“养鱼+养鸭”立体养殖的模式,还与一家公司签订了供销合同,采取了“农民+公司”的模式,由公司负责提供鸭苗和饲料,并负责收购。这样不但避开了市场竞争的风险,还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他除了先后在水库放养20多万尾鱼外,还购买了2万只鸭回来放养。现在他年收入已经达到16万多元。
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韦必捐的肉鸭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红火。现在肉鸭长期存栏的已经超过2万羽,每年出栏肉鸭8万多羽。几年下来,他成了正龙乡小有名气的“养鸭大王”,村里人都叫他“鸭司令”。
韦必捐的致富像一阵风吹皱了“一池春水”,许多农户纷纷找上门来向他学习养殖技术。有的村民由于资金困难,要求赊种苗、借资金、传技术,他都一一答应下来。他常说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平日里他还在自己家里办起了农家课堂,在养殖基地免费为群众传授技术,或者上门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2007年韦必捐就举办了5期培训班,培训达35人次。另外,他还为困难的农户提供资金帮助3万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