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笔者走进农七师一三一团加工厂李清福家。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整齐宽敞的牛圈,圈里的牛正在悠闲的吃着草。该厂工会主席郭志虎介绍说:“李清福靠养牛,年收入达5万元以上,还供出了两名大学生……”。 1982年,李清福带着妻子李爱莲和两个女儿从八音沟煤矿落户到了一三一团加工厂,由于他不是职工,没有固定的工作,他打过短工、扎过苇耙子、盖过房子,挣得钱勉强糊口。
1995年,随着两个女儿上学以后,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家里经济非常困难。穷则思变,李清福看中了养牛业,起步是艰难的,没有资金,没有牛舍,他便借了1500元钱买回一头小母牛开始饲养。
头几年养牛,由于没有多余的钱盖牛棚,他家的牛不论刮风下雨都露天在外。一次,一头母牛产下小牛犊后,得了产后风没几天死了,一下损失了几千元;还有一次,刚买回不到一个星期的一头带孕大母牛被人偷走,又损失了几千元,这让李清福一家非常伤心。
为建牛圏,夫妻俩到处捡半截砖。2002年,他们在自家门前修建了一个70余平方米的牛圈,李清福还自学了养牛防病知识,现在的他,只要看牛的神态、吃食情况,就知道牛的健康状况。
养牛是一件辛苦活,每天要定时喂三次饲料和干草,深更半夜,还要起来挤牛奶,凌晨5、6点要去卖牛奶,李清福十几年来,一天最多睡5至6个小时,从未睡过午觉。同时,为降低成本,夫妻俩每年从4月份开始,每天到附近连队打1至2吨鲜草,将鲜草晒干,自己粉碎储存。
每当有人问他:养牛苦不苦?。他笑哈哈地说:“苦是苦点,但这么多年忙活过来,每次年底看到自己的收入,就不觉得辛苦了。你们看我现在的家当,大、小车加在一起5辆,还有8头奶牛、4头小牛。”
今年,他又花了6万多元盖起了和城里人相媲美的一套三室两厅砖混结构的新房,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当笔者问起他今后的打算,他满面喜色地说:“趁年轻,再多饲养几头奶牛,多挣点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