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水产大学首席教授李思发12年选育一条鱼
《尼罗罗非鱼种质创新和推广应用》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新民网·晚报推荐】尼罗罗非鱼,原产非洲的热带鱼类,如今已“移民”到中国,成为中国百姓菜篮子里常见的水产品。上海人称它“青鲷”,去超市或菜场,十元钱左右就能买上一条,刺不多,味鲜美。大家也许不知道,小小的一条罗非鱼,是科研工作者历时3年引进-消化-吸收、9年种质创新,选育而形成的优良品种。这也是我国引进鱼种中首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选育良种。由上海水产大学首席教授李思发主持的《从“吉富”到“新吉富”-尼罗罗非鱼种质创新和推广应用》项目,昨天获得200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坚持创新
作为鱼类种质资源研究专家,李思发教授几十年来一直和鱼打交道,尤其是老百姓菜篮子里的鱼。他采用的是系统选育与生物技术集成的技术路线开展鱼类良种选育。
“遗传选育,通俗一点说,好比矮子里拔高子。”李教授说,就像人一样,高个子夫妻的孩子往往高个子;鱼类的良种选育,就是通过一代一代繁殖挑选“佼佼者”。同时,也必须建立“佼佼者”的谱系的遗传标记。
新吉富罗非鱼是课题组在1994年从菲律宾引进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后,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精心选育,并具特有遗传标记的优良品种。
遗传选育,是一条“寂寞”的科研路,它的周期长得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一条鱼的遗传特性是历经千万年形成的,要改良其品性,至少要繁育6代以上,性状稳定后才被认可。2002年,李思发课题组选育的团头鲂(俗称鳊鱼)“浦江一号”,曾获得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成果让他们整整花费了15年。如今的新吉富罗非鱼,耗费了他们12年的心血。
潜心选育
罗非鱼的繁殖周期是1年,在选育过程中,每一代罗非鱼都要历经四次挑选,生长快、出肉率高,内在遗传性状好的才被留下来。一年下来,每100条罗非鱼中,只能留下6条“种子选手”,他们的下一代,还得面临“百里挑一”……就这样经历一代一代选优,直至第9代罗非鱼,它们的生长速度已经比“老祖宗”快30%以上;出肉率提高约5%,也就是说,原本500克罗非鱼只能出肉排150克,现在可出肉排175克-200克,加工出口企业净利润提高了5%。
选育是件苦差事。李思发课题组在黄河、长江、珠江3个不同的生态系统里均设置试验点,每一处的选育,都不能断链。其中他曾在湖州设置的试验点,结果只进行了3年,就因为养殖企业的关门而告终,该试验点后来搬到蚌埠,中途又夭折了,最后只好在南汇重起炉灶。设在南汇的试验站,李思发和他的助手们每周必去,无论刮风还是下雨,严寒还是酷暑。“做学问其实和养鱼很像,要耐得住寂寞,你要是期望鱼今天比昨天大很多,是不可能的。”李思发说。
开花结果
2006年1月,李思发课题组选育的罗非鱼,被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新品种,命名为“新吉富罗非鱼”,列入农业部2006年全国重点推广养殖品种。目前,该良种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甚至西藏)推广应用,尤其是成为南方不少地方淡水养殖的主导品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养2茬,每茬每亩能收1至2吨鱼。养殖者生产致富,加工出口者创收美元。2007年我国罗非鱼养殖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加工出口量占世界总贸易量的60%。
在罗非鱼不能自然越冬的上海,有2个养殖户2年前开始养罗非鱼,一年只忙6个月,一亩就能收2吨鱼,亩产值2万元。上百亩养下来,他们不但自己发了财,还带动一批养殖户致富。“看到老百姓有鱼吃,养殖户能发财,我就很高兴,再苦也值。”李思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