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闻网讯(王文山 记者 杨兴文)一种叫“全混合日粮”的奶牛饲养配套新技术,让双城市两家奶牛场实现高产群体,奶牛平均单产近7吨,为这个全国牛奶生产第一县打破奶牛单产长期低位徘徊的局面带来曙光。
“2006感动哈尔滨”专题人物(事件)评选
程颖刚《咏叹自然》艺术摄影专题
2006年哈尔滨和谐商业市民信赖企业(品牌)总评榜 双城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一份调查显示,双城市幸福乡“庆源牧业公司”奶牛场采取“全混合日粮”(将浓缩料、玉米面、青贮料及秸秆等进行科学配方机械混合)综合技术措施,产奶牛平均单产6.8吨,最高的单产达到8吨,乳脂率平均在4.2%以上,分别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2.8吨、4吨和2.0个百分点。他们采用“全混合日粮(TMR)”配套新技术,粗饲料全年饲喂青贮和羊草,在配种上全采取优质冻精配种和性控并有效控制“乳房炎”等奶牛主要疾病等,虽然每头奶牛一年精饲料投入高达6500斤,高于一般奶户20%—30%,但由于单产高、奶质好,每头奶牛纯收入可增加3000多元。
双城市永胜乡养牛大户何光明运用“全混合日粮”综合技术,并在饲养上采取“三定”(定时、定量、定水温)措施,他所饲养的21头产奶牛中,有高产奶牛3头,平均每头年单产达9.15吨;有中产奶牛15头,平均每头年单产7.73吨;低产奶牛3头,平均每头年单产6.27吨。这21头产奶牛平均单产达到7.7吨,平均年纯收入5100元,比一般奶牛高出3000多元。
调查认为,双城市绝大多数奶牛都是高产品种,牛奶生产潜力巨大,关键是养殖户要学会“科学饲养管理”和“舍得投入”。推广“全混合日粮”饲喂新技术,可提高产奶量10%—15%,乳脂率提高1%—2%,按10%的产奶量计算,一头年产4吨的奶牛,一个泌乳期就可增加800斤奶;如果控制好旺奶期和干奶期,就可以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每头奶牛可增产1800斤牛奶;普遍推广饲喂青贮,每天最低可以增产4-5斤奶,如按4斤计算,一个泌乳期一头奶牛可增产1200斤奶。
调查分析表明,只要以上三项技术措施实施好,最低可使一头奶牛年增产1.5吨奶。只要把着眼点放在挖掘奶牛本身的生产潜能上,就可以使年产3.5吨的奶牛爬过4吨的坡,单产达到5吨。双城市单产3.5吨的奶牛有3万头,一年就可增产4.5万吨奶,产奶量增加1.5吨,饲养成本也增加到2850元,但奶资收入增加了3900元;双城市目前单产4吨的奶牛有5万头,按增产一吨计算,一年可增产5万吨奶,产奶量增加1吨,饲养成本增加了1900元,奶资收入增加了2600元;双城市还有单产4.5吨的奶牛1.5万头,按增产半吨计算,一年又可增产0.75万吨奶,增加0.5吨奶,饲养成本增加了950元,奶资收入增加了1300元。综合计算,双城市这8.5万头产奶牛一年就可增产9.75万吨鲜奶,按现行奶价2.60元/公斤计算,全市奶户就可多增收2.5亿元。
据介绍,双城市约有10万多头成母牛,平均单产仅4.1吨。其中单产3.5吨的有3万头,占成母牛总数的30%;单产4吨的有5万头,占50%;单产4.5吨的有1.5万头,占15%;单产5吨以上的有0.5万头,占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