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县毛井乡砖城子村,有个靠勤劳先富起来的年轻人,他致富不忘乡亲,成为新时期农民党员的一面旗帜。
上世纪70年代初,王兴明出生在毛井乡砖城子村席芨滩村民小组,初中毕业后,他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辍学回家,不甘贫穷的王兴明一边在家劳动,一边贩羊做小本生意,渐渐家庭的日子好起来了。1999年,王兴明用积蓄的1万多元修了60多亩耕地,第二年这些梯田的收获让大家“热了眼”,在王兴明示范带动下,全村兴起了梯田建设的热潮,不到3年时间,全村机平农田1万多亩,人均达7.2亩,成为毛井乡第一个梯田达标村。从小就与羊打交道的王兴明知道,在草场严重退化的情况下,把大量的羊群赶到山上,只能使山越秃羊越瘦。但羊是农民的命根子,要养羊,就必须先种草。他将自家的60多亩梯田地埂全部种上草,调引良种羊20多只进行圈养。看到养羊比种庄稼效益好多了,其他群众也跟着种草养羊,目前该村有30多户群众进行规模圈养,这一成功经验与全县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草畜主导产业的思路不谋而合。
从小吃过苦受过穷的王兴明同情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本村村民张志信由于缺乏致富门路长期在温饱线上徘徊,他让张志信经常帮自己喂养羊畜,每月给他450元的报酬。张志信在积累了养殖经验后,也萌动了发展养殖的念头,在王兴明的帮助支持下,他走上了种草养畜致富的路子。2004年,砖城子村建小学时,王兴明听说资金短缺,一时无法开工建设,他便捐款1600元,在他的带领下,全村群众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使学校在短时期内很快建了起来。2006年,王兴明先后承包的2条通村砂石路建设工程,为周边群众付出劳务费45万元,他承包的工程也被县上评为优质工程。
这名普通的农民,用勤劳的双手先脱了贫,并带动身边的群众实现着共同致富的梦想,2006年在全县实施的党员“双培双带”工程中,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今年,他被环县县委评为“十佳农民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