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鳟又名红眼鱼、红眼鲮,是一种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价长期稳定在每公斤30元左右,极具市场竞争力。
目前,武鸣县只有武鸣鱼种场经营赤眼鳟鱼苗,该鱼种场所承担的“赤眼鳟人工繁殖及高产优质养殖技术示范”项目曾获2007年南宁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孵化过程要技术
来到武鸣鱼种场,周光莹副场长首先带记者到赤眼鳟的产卵池。产卵池是一个半径约3米、深1米的圆形池,旁边还有一个较小而浅的方形池。两个池底部有管道相连。
按1.5∶1的比例把公鱼和带卵母鱼放入产卵池后,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抽水注入产卵池,人工制造急促水流。“和野生的鱼在江河的急滩产卵一样,赤眼鳟也要在急流中才能产卵。”周光莹解释说,通过往腹腔注射促排卵激素,母鱼在一周之内可产卵。激素的调配也是一门学问,由几种药品按一定比例配在一起,适时投入。药配得不对,母鱼可能会死亡。
母鱼产卵后,受精卵通过水流带动流入与产卵池相连的方形池,用细网收集起来,放入孵化环道进行孵化。
孵化环道设在一个阴凉的房间里。那里有一个比孵化池略小的圆形池,外围是水流环道,中心是排水孔。一般情况下,排水孔总是哗哗地往下排水。环道与排水孔之间还有一张极细的网隔着。由于环道底部有水泵向上送水,环道中的水流形成环流,溢出环道则从排水孔流出。
刚刚孵化的幼鱼有很好听的学名:海花。周光莹用瓢从环道中舀起一瓢水,一只只米粒大小的海花就在水中飘着。海花没有游动的能力,如果没有流水带动它们漂浮起来,它会沉到池底,最终因缺氧等原因而死亡。目前,武鸣鱼种场的海花成活率在80%左右,经过3到4天时间即可下塘。
一般的鱼种场都是直接购买孵化好的海花进行培育。武鸣鱼种场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劲自己孵化?周光莹说,以前鱼种场只是养草鱼、鲢鱼、鲳鱼、大头鱼这四种鱼苗,技术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很激烈,鱼苗很难卖。2002年,他们引进广西水产畜牧研究所推荐的赤眼鳟项目进行实验并取得成功。
“现在武鸣就我们一家育赤眼鳟鱼苗,想直接买海花也买不到。”周光莹又说,因为独此一家,他们的赤眼鳟鱼苗不愁销路,3公分长的赤眼鳟鱼苗可卖到0.1元/尾以上,而同等规格的草鱼、鲢鱼鱼苗仅卖几分钱。
育鱼苗不简单
周光莹带着记者来到一处开阔地,那里有几张池塘,用于培育鱼苗。周光莹告诉记者,这些池塘具备了培育鱼苗所需的良好条件:周围没有高大树木遮挡,光线充足;已建好排灌水的渠道和暗道,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每口塘面积均为3亩,水深1.2米,符合培育标准。
在放养海花之前,工作人员要做好清塘的工作。这项工作不简单:先放干塘水,洒上生石灰。7天后再灌水进塘,等水质没有毒性之后,才能放养鱼种。周光莹指着一张池塘说,里面一共放了16万尾的赤眼鳟幼鱼。
刚刚下塘的幼鱼,饲料是花生麸和猪血。半个月左右可以喂颗粒饲料。饲料的蛋白质含量须在30%以上,颗粒大小视鱼种大小而定,投放量视温度、氧气条件酌量变化。有趣的是,赤眼鳟有集体抢食的习惯。周光莹站在塘边往水中洒了一把饲料,立马就有无数的小鱼游过来,眨眼之间水面就泛起黑云,甚至可以听到清晰的“沙沙”声。
除了喂养,还要注意调节水质——水质的好坏对海花的生长至关重要。由于经常投放饲料会有少数残存饲料,加上鱼排出的粪尿,水中的有机质会增加,水质会变“肥”。此时就要注意排水注水,使塘水“活而不污”。
1个月左右,鱼苗长到2至3厘米就可以出售了。
大鱼尊小鱼贵
与其他鱼相比,赤眼鳟的抗病、抗寒能力更强。在今年年初冻灾中,草鱼等很多鱼种的鱼苗被冻死了,但是赤眼鳟鱼苗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另外,赤眼鳟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南宁很多饭店都用来做鱼生,很受顾客欢迎。据了解,这几年赤眼鳟市价都在每公斤30元以上。
大鱼尊,小鱼贵。谈到饲养鱼苗效益的时候,周光莹跟记者兴致勃勃地算了一笔账——每张塘3亩,里面约有16万尾鱼苗,2至3公分的鱼苗每尾价格0.1元,5至6公分的为0.15元左右,这样每张鱼塘卖一次产值大概是2万元;在支出方面,公鱼和母鱼的成本为3000元至4000元,鱼塘的租金2000元,加上饲料、药品、水电等费用,成本合计约为7000元至8000元。也就是说,每张鱼塘卖一次鱼苗纯收入约为12000元,每年卖2次就是24000多元钱。目前,武鸣鱼种场的赤眼鳟鱼种塘一共有20多亩,平均每年的收益超过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