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翁牛特旗畜牧局大力推广饲草加工新技术,服务于全旗畜牧业生产,受到养殖户欢迎。
近日,记者来到了翁牛特旗乌丹镇北门外村八组养殖户李志刚的家中,发现他正打开一成捆塑料包装的草料,给牛添加,牛儿边摇着尾巴边哞哞地叫,吃的很欢。他高兴地对记者说,这是面包草,是旗畜牧局引进的技术,牲畜吃这样的“面包”,生长特别快:就是说面包草,咱们喂着效益挺好,喂这个牛呢,一般在600斤之上,牛一天能长到3斤半到4斤,搁上玉米面就行,别的不用搁,要是800斤往上,一天毛着能长到5斤到6斤。相比来说,咱们这个草比添加剂还要好。
记者看到,在李志刚家宽敞的院子里,堆满了几百包这样的面包草。据他介绍,1987年下岗后他开始搞育肥牛产业,但都是采取传统饲养的方式,把秸杆粉碎后,扔进棚圈,牛不爱吃也不爱上膘,还剩余了大量粗的秸杆,造成浪费,每年的收入都很一般。从2004年开始在畜牧局的引导下开始喂这种面包草,经济效益有了明显提高:每年咱们不喂面包草,一年收入一般都在2、3万块钱,可从头年喂面包草,一年收入能拿到8、9万块钱。
“面包草”,学名叫做“包膜发酵青贮饲草”,因其形状像面包,且营养丰富而得名。目前它是国际上流行的先进饲草加工技术,在我国还刚刚起步。2007年秋季,翁牛特旗畜牧局经过考察,在全市率先引进了面包草的生产技术。这项技术很受农牧民和养殖户的欢迎,生产出来的成品面包草一直供不应求。
面包草的制作过程十分简单, 就是先将秸秆粉碎,然后打成捆,加入液体的转化剂,然后再用无毒的塑料薄膜包好,经过发酵牲畜就可以食用了。
与简单的粉碎秸杆饲料对比面包草具有许多优点。翁牛特旗畜牧局秸秆转化办公室主任赵明一:一个是提高了家畜的适口性,它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乳酸菌的作用,抑制了一些有害菌的繁殖,所以它产生了苹果香味和酒糟那种的味道,口感好,所以说适口性就好,增加了家畜的采食能力。第二个粗饲料的蛋白有所提高,因为它在发酵的过程中由于菌体蛋白的增加,所以它在发酵的过程中,它蛋白的含量能达到11%到13%,比普通的饲料6%的粗蛋白含量增加了一倍。第三由于多种酶的作用,它降解了家畜不容易消化的粗纤维,提高了消化能力,也就是它消化能力高了,它提高了增重的能力和增乳的能力。
据了解,从2007年翁牛特旗畜牧局引进了面包草这个项目,到目前,已经推广生产了100万斤面包草。翁牛特旗畜牧局副局长谷显仓:下一步我们畜牧局准备在翁旗12个乡镇都引进面包草这种生产技术,计划 在3年内购置12台套机器,使各地各养殖大户都能使用面包草,扩大面包草的生产规模,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翁旗畜牧业发展,让更多的农牧民学会这种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创造更高更好的经济效益。
据谷显仓介绍,原来牛羊吃秸秆时,粗糙发硬的部位都会剩下,把秸秆制成面包草后,由于牛羊的适口性增强,采食能力提高,它们会吃的很干净,几乎没有残余,大大提高了秸秆的利用率,减少了浪费。同时,由于面包草主要成分是秸秆,取材容易,生产出的成品价格也低廉,易于储存,便于养殖户接受,节约由于建青储窖而带来的大量土地占用和设施资金的投入。
有了面包草这个项目后,还对封山禁牧工作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2002年国家下达封山禁牧政策后,翁牛特旗的“偷牧”现象时有发生,自从引进了面包草,“偷牧”现象不见了,舍饲禁牧工作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面包草还可以在抗灾保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面包草的储存期为6个月左右,每包面包草的重量达45~55公斤左右,足够10头牛美美地吃上一顿。这对时常出现的自然灾害中抗灾保率、恢复生产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赤峰是自治区和国家的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每年农作物种植面积达1500万亩,农作物秸秆总产量鲜重达80多亿公斤,但用于青贮、微贮、秸秆加工、气化等转化工作的秸秆仅仅才36.6亿公斤,转化率为35%,大部分秸秆都被白白浪费了。特别是一些地区,到了秋季,农民为了省事,大量的秸秆被焚烧,浪费不说,还造成了环境的污染。这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近年来,如何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有识之士关注的一个话题,翁牛特旗畜牧局的“面包草”项目,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引进和开发的。生产面包草,不仅给养殖户带来效益,还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生态环境,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这一既利国又利民的好项目,值得在全市推广。 文章编辑:hjh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