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节临近,昨日上午,海口工商局联合海口市动检、质监等部门,就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短斤少两和注水肉问题,对龙舌坡、海甸岛、农垦以及秀英的农贸市场进行突击检查,20台不合格台秤被没收,抽检出一批疑似注水牛肉。
20台不合格台秤被没收
执法人员发现不少摊位的台秤并未经过检测或未定期检测,一上午共没收不合格台秤20台。
据了解,经过检测的台秤有一个标牌,市民购物时可留意标牌,以免出现短斤少两的情况。另外,每个市场都会有公平秤,并会定期检测,消费者购物后可到公平秤上称一下。
一刀下去注水牛肉渗血水
牛肉价格不菲,一般18元一斤,市民对注水牛肉的投诉比较多。昨日,执法人员重点对市场内的牛肉进行了检测。在海甸岛三西路农贸市场,执法人员发现一摊位上的一块牛肉颜色鲜亮,一刀下去,一块牛肉掉到摊位上的纸壳上,纸上一下就积了水渍。经初步检测,该牛肉涉嫌注水。
据海口市动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比较常见的是注牛水肉,一般是屠宰前用塑料水管从口腔处灌注大量的水到其体内,使其体内充满大量的水分,直到其自然孔(耳、鼻、眼、肛门等部位)流出水时才宰杀,或在宰杀后用塑料水管往其体内直接高压灌注大量的水,有时用注射器直接注水到肌肉内。被注入的水内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各种病原微生物,这种被注入了大量水份的肉类被消费者购买食用后,会导致食物中毒或引发各种疾病。在秀英农贸市场,动检一名工作人员现场捏了一块牛肉的切口,手里便留下了不少血水,他怀疑是注水牛肉。食品检测中心工作人员说要购买2斤,要求摊主割下一块牛肉称称,但该摊主一直推脱。工作人员最后将整块牛肉进行现场检测。牛肉水分含量基准值为66-68,正常结果应为77-78,检测结果为80.2-80.5,执法人员初步断定其为注水牛肉。经进一步检测,其被确定为注水牛肉。
如何辨别注水肉?
眼观:合格的牛肉,盖有畜牧部门的检疫验讫印章。
新鲜、正常的猪(牛、羊、家禽)肉外观色泽正常,呈嫩红色,有光泽。切割后无渗出物溢出。注水后的猪(牛、羊、家禽)肉尸的瘦肉部分色泽变淡红,脂肪部分苍白无光,切割后切口流出大量淡红色血水。
触摸: 正常的肉切口部位有极少的油脂溢出,用手指肚紧贴肉的切口部位,然后离开时,有一定的粘贴感,感觉油滑,无异味;注水肉因含有大量的水分,在触摸时有血水流出。无粘贴感。
燃烧: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鉴别方法。
当怀疑是注水肉时,消费者可取一小块未用的纸巾或卫生纸贴在切开的猪(牛、羊、家禽)肉的切口部位的肉上,放置5-15秒钟,待纸巾湿透后取下,然后用火点燃,如能完全燃烧的,则是正常的肉品;如不能燃烧或燃烧不全,即可判定为注水肉,市民不能购买食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