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坡县转变农业发展格局,破解分散养殖难题,通过集中办小区养殖场或专业养殖场,走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的路子,养殖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以前每户就养那么一两头猪,根本没什么收入。”那坡县城厢镇和平村村民覃勇告诉笔者。以往,农民只是把猪当“储蓄罐”,把牛当“劳力”。2007年初,覃勇自己办了个养猪小区,改“人畜同处一方”为人畜分居,做到安全防疫。每年饲养12头“龙宝”母猪、上百头肉猪,年收入近10万元。如今他已成为全县名副其实的养猪专业户。
通过建立养猪小区,扭转了传统养殖周期长,产量、效益低等状况,给农民增收带来新的希望。目前,那坡县建成年出栏50头以上的养猪小区(或猪场)30家,年出栏生猪4万多头。
去年以来,农产品价格上涨,养殖业市场风险加大,一些养殖户不得不退出这个行业。为破解难题,那坡县根据市场需求,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客户”的方式,推广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公司实行销售、防疫等“三包”,减轻了农户负担,提高了科技含量,增强了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这举措吸引了一些养殖户,城厢镇百灵村串灯屯农民李国英便是其中一员。去年,李国英饲养4000多只肉鸡,年纯收入10000多元。今年4月,他又扩大规模,和本屯的李国昌等3户联合创办养鸡场,预计总投资46.35万元,预计年出栏肉鸡70000只。目前已投资17万多元,已建好两栋小鸡舍和1栋大鸡舍,并已饲养鸡10000只。目前,该县新建成的“公司+基地+农户+客户”模式、养鸡千只以上的养鸡场已达20个,年出栏家禽量达15多万羽。
为推动养殖业发展,该县还出台了扶持政策,对标准化规模养殖的项目单位,实行贷款贴息扶持政策。同时还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在城厢、龙合等石山地区建立良种猪仔繁育基地;在百合、百南等中稻地区建立稻田养鱼基地;在平孟、百南等南部土山区建立优质肉牛产业基地等15个示范基地。据统计,到8月底,该县肉类总产量8095吨,同比增长10%;水产品产量402吨,同比增长2.03%;家禽出栏75.53万只,同比增长4.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