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天津视窗10月16日电:日前,从天津市水产局获悉:作为本市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的全市优势水产产业带建设,经过三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全部完成。据统计,三年产业带养殖示范园区建设总投入2亿元,带动生产者和社会投入资金近1.8亿元。优势产业带建设带动了全市无公害水产品产地、产品的认证并为全市产品质量的提高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三年来,共认定无公害产品产地260个,养殖面积39万亩;认证无公害水产品361个,产量16万吨;申领水域滩涂养殖证163个,实现产值超过6亿元。
为更好地提升本市水产业养殖水平,让市民吃上更多的名特优水产品,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从2005年开始,市农委、市财政局、市水产局和其他部门联合开展天津优势产业带建设,让更多名特优水产品更好地向优势产业带集中,提高市场占有率。今年全市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突破30万亩,总产量突破5万吨,这得益于全市南美白对虾优势产业带建设的辐射,通过产业带的科技示范推广,使广大农民掌握了该品种的养殖技术。优势产业带建设还推动了养殖结构的调整,带动了全市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设施化水平的提高。三年间共建设工厂化养殖车间12万平方米,带动全市已建和在建面积26万平方米。通过在一些工厂化养殖大户实施现代化的养殖新方式,使水产品质量有了大的提升。本市滩涂多年荒芜,在浅海滩涂贝类产业带的带动下,全市浅海滩涂贝类养殖面积达到了22.4万亩,市民吃上了更多的海鲜产品。 (陈忠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