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对乳制品消费的信心备受打击。随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管理措施,从奶牛饲养到奶制品的生产过程,都是在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督下完成的。昨天,记者对市场调查后发现,现在,消费者对乳品市场重新树立了信心,乳制品的销售量已基本恢复到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前的水平。
“采取了这么多措施,牛奶应该可以放心喝了”
昨天上午9点多,北国先天下超市酸牛奶货架前,张大爷正在挑选自己中意的酸牛奶。手拿一包酸牛奶,老人一边看着上面的生产日期,一边盘算着:还有4天的保质期,我每天早晚各喝一袋,需要8袋。
张大爷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离不开牛奶,尤其爱喝酸牛奶,早晚各一袋。对于现在的乳制品质量,张大爷也有自己的分析。老人说:“我们现在应该相信政府,采取了这么多措施,牛奶再有质量问题,我不相信。而且,国家处理问题奶事件的力度这么大,估计没有生产厂家敢顶风作案的。所以,牛奶应该可以放心喝了。”
张大爷挑选酸牛奶的同时,旁边的宋阿姨正在挑选液态鲜奶。宋阿姨说,鲜奶是给8岁的孙子买的。孩子从小喝惯了牛奶,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的几天里,家里再也不敢让孩子喝鲜牛奶了,为这,孩子整天哭闹。对于目前的乳制品质量,宋阿姨认为,整顿这么长时间了,应该早就没问题了。
超市负责鲜奶销售的一位服务人员告诉记者,近些日子,鲜奶和酸牛奶的销售量每天都在攀升,来买牛奶的顾客,已经极少有人再问三聚氰胺的事了。
保龙仓超市槐底店总经理贾志亮说,从保龙仓超市鲜奶、酸牛奶以及奶粉的销售情况看,已经恢复到了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前销售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水平了。相信再过几天,乳制品的销售就可以完全正常了。
没有检测报告,乳品进不了超市
贾志亮说,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超市按照监管部门的指示,马上将问题乳制品下了架。现在,如果鲜牛奶、酸牛奶、奶粉等乳制品没有“检测报告”,保龙仓超市是绝对不允许其进入的。北国超市先天下店负责质量监督的张经理也说,北国超市执行同样的政策。
在北国超市先天下店君乐宝酸牛奶货架前,记者见到了厚厚一叠检测报告。这种由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出具的检测报告,内容包括产品序号、检测日期、检测结果等。服务人员说,从9月14日起,进入超市的君乐宝酸牛奶,每个批次都必须有检测报告,而且,检测报告就悬挂在货架的显眼位置。消费者不但可以查阅正在销售的产品是否合格,还可以通过检测报告,了解自己以前买过的产品是否经过了检验。
记者在光明、蒙牛等品牌的液态奶和奶粉货架上,也发现了类似的检测报告。服务人员说,如果消费者对产品质量有疑问,他们就拿检测报告给消费者看,大部分消费者是相信这检测报告的。
“监督,我们一刻也不敢懈怠”
接受检测并合格,是质监部门允许乳制品出厂的一个必要条件。
记者从石家庄市质监部门获悉,他们已于9月17日8:30前向石家庄乳品企业都派了驻厂监管人员,开始实施驻厂监管人员签字放行制度。监管人员要严格监督企业把好原料进厂关,不合格的原料不许进厂;严格监督企业生产过程控制关,确保按标准进行生产;严格监督企业产品出厂检验关,出厂的产品必须批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允许出厂。监管过程对企业实行“三账一单”制度。“三账”一是指原料进厂登记账。此账要求明确填写原料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二是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管理账。此账要说明生产过程中是否确保没有加入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添加物;三是产品出厂质量检验账。此账要求说明产品中是否检出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含量。“一单”则是指产品出厂放行单。驻厂监管人员要在各环节企业负责人签字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后,方可放行。
昨天上午,石家庄市长安工商局青园分局的张彩欣和李升海在北国先天下超市的液态奶和奶粉货架前,仔细检查着每件货品,确信没有问题后,他们才从超市中出来,在超市的入口处坐了下来,他们要在这里值班,任务一是监督超市的乳制品销售,严防问题乳制品进入超市;二是受理消费者的投诉。他们都表示,现在工商部门对于乳制品的监管,是一刻也不敢懈怠的。
张彩欣说,这种值班制度,从9月14日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就开始了。从这些日子他们的检查结果看,超市中的液态奶及奶粉等乳制品,是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消费者不用再担心质量安全问题了。
李升海说,其实,消费者在选择乳制品时,如果还是不放心,也完全可以自己甄别是否买到了问题乳制品。因为超市乳制品的货架旁,工商部门都贴上了国家公布的问题乳制品“黑名单”。消费者只要仔细对照一下“黑名单”,问题乳制品也就自动现形了。
长效机制,正在努力建立
保龙仓超市槐底店总经理贾志亮说,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给一些婴幼儿造成了巨大伤害,这是不幸的事情。同时,乳品市场遭受了巨大打击,从超市乳制品的销售情况看,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是,通过这次危机,保龙仓超市不仅对乳制品加强了质量上的严格把关,也将整个超市销售的食品重新进行了检查。现在,超市管理人员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警惕性更高了。而且,国家还取消了食品“免检”制度,这对于大多数群众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贾志亮认为,从他们的销售经验来看,要想在市场中发现问题乳制品,困难比较大,对乳制品的监管,奶源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记者从石家庄市畜牧水产局获悉,目前对于奶站、奶牛饲养中存在问题的整顿,正在严格进行中。各县(市)区按照《全市奶站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组成了58个检查小组,对各自辖区内的所有奶站(厅)逐一检查,按照统一制式登记造册。目前,每个奶站由一名科级干部和技术、质检人员分包,并层层签订了责任状。各县(市)区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照规划、场所、设备、检测、人员、卫生“六有”标准和卫生消毒、日常检测、质量监督、购销台账、营运交验“五项”制度的要求,对全市所有奶站正逐一进行达标验收。
为尽快解决散养牛问题,各县(市)区深挖现有养殖小区潜力,积极吸纳散养奶牛。同时,各县(市)区本着改扩建和新建并重,以改扩建为主的原则,积极鼓励扶持奶牛小区建设。为加快奶牛小区建设步伐,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扶持奶农的八条政策措施》和《关于促进鲜奶销售保护奶农利益的意见》。散养牛进入规模养殖小区,对散养户和养殖小区经营者都进行奖励,对新上管道式挤奶设备和新建、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给予财政补贴。新上管道式挤奶设备每套补贴5万元。新建的和扩建部分设计奶牛存栏300头以上的,优先纳入国家和省级奶牛小区建设项目重点扶持范围。建成后经验收符合标准的,每个小区奖励10万元,存栏达到500头以上的奖励20万元。这些有力的政策和措施,有利于把散养奶牛集中管理,从而达到对奶源的全面监督。
与此同时,石家庄市畜牧水产局也在努力建立奶源的长效监管机制。10月初,他们开始依据《河北省奶业条例》和国务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要求,起草加强奶站和饲料长效监管机制的意见。10月6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后,市畜牧水产局认真对照进行了修订,在10月10日召开的全市奶站饲料专项整治调度会上下发各县(市)区征求意见。在征求各县(市)区意见基础上,《加强奶站监管的意见》加上了规范奶牛养殖场(区)的内容,拓展为《加强生鲜乳生产收购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目前,市政府常务会议已原则上予以通过。
市畜牧水产局一位负责人说,他们现在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本着建立完善监管、检测、服务三大体系,切实加强对生鲜乳生产和收购环节的全方位监管,努力构建奶牛养殖场和生鲜乳收购站规范经营的长效机制。相信建立这样的长效机制后,乳制品的产品质量,会得到有效保障。
记者 路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