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处高原山区,人均耕地少,畜牧产业发展较快,畜产品品种日益丰富。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历史重任,如何扩大养殖规模,延长养殖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确保山区农民持续增收,贵州省探索出做好“牛”文章,为养殖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子。
畜牧养殖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贵州是国内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面积仅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左右,人均耕地0.8亩左右,其中坡地占70%,大部分耕地是喀斯特山间溶斗式麻窝地和斜坡上的石旮旯地,是名副其实的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地”。
长期以来,贵州山区农民的家庭现金来源主要依靠零星养殖,猪牛羊禽蛋是家庭吃穿用和子女教育的现金主要来源。贵州大学动物科学院副院长夏先林说,“大多数农民家庭都是零星养殖,通常一个家庭就养1头牛、两三头猪、10多只鸡,现金收入很有限。这种养殖水平,远远达不到致富的生产规模,如果细算起来,可能还是赔本生意。”
小群体成线连片形成产业规模
按照山区实际,农村家庭养牛要以家庭小群体,地方成线连片形成产业规模。一般以1户农民饲养3头~5头母牛,每年繁殖2头~3头牛犊,每年出栏销售2头~3头架子肉牛或青年母牛为宜。按每头牛每年平均消耗10吨草计算,每户平均饲养6头牛,年总需牧草60吨。按贵州目前农村每户平均3亩耕地的作物秸秆可解决15%的草料,用2亩田在冬季种草可以解决15%的草料,开发3亩山地人工常年种草,可以解决50%的草料,田埂地的野草和山地林下割草可解决20%,完全可以保证牛的草料供应。在草山面积较大的地方可以采取前期放牧饲养,后期割草关养育肥的方式,更可节约劳力。
政府扶持 催生龙头企业
由于多种原因,贵州的肉牛产业化企业发展滞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使农村养殖户处在分散个体经营阶段,农民仍是自养自销。现在沿海地区的企业到贵州收购活牛的数量日益增多,农民自发养殖的肉牛基本上通过牛贩收购后运到外地销售,更高的产品附加值被外地获得。地方没有收购和加工企业,养殖户往往受到商贩估价欺骗和压价,使农民得不到应得的效益。因此,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催生一批龙头企业。目前正在遵义县石板镇乐意村建设优质肉牛产业化基地的民营企业———贵州汇亿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就是一个肉牛产业化龙头企业。
挖掘潜力提高产品附加值
“肉牛产业化项目实施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农民增收,政府增税,企业增值。这还只是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效益还更多。”在夏先林看来,肉牛产业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项目。
肉牛产业化项目,带来的是经济效益。每年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扶持农民养牛,但农民养出的牛由商贩运出到外地销售,当地政府没有任何税收,投入的资金不能回笼来扩大扶持面。如果能够通过原料的深加工来获得更高的产品附加值,对当地的发展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产业化基地带动经济发展
乐意村肉牛产业化基地建设将大大改变这一局面。以年屠宰加工肉牛10万头计算,可带动周边10个县的40万户农民致富,年可为当地创造1亿元左右的税收,这对于比较贫困地区来说,有了税收来源,地方公益设施建设、教育投入、新农村建设都会有财力支撑,当地百姓就能更多地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更为重要的是,这一项目的实施对山区农村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种草有利于水土保持,保护山区的生态环境,农民通过适度规模养殖,持续增收有了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就地解决,用不着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一条产业链的建成,带动的是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坚持协调发展,推进畜牧业产销一体化经营;坚持依靠科技,鼓励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畜牧业竞争力;坚持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强化草原资源保护,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扶持,鼓励多元投入,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畜牧业生产,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建设肉牛产业化基地是贵州山区发展畜牧养殖的主攻方向。一个特色养殖能使山区农民实现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