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9月14日前所生产的液态奶、奶粉全部下架,批批重新检测,合格后贴上国家规定的绿色标识,才可重新上架。近日,记者走访成都市场发现,下架产品重新上架后,各品牌张贴出五花八门的放心标识,形状、颜色、内容都不一样,看得消费者眼花缭乱,无从选择。
贴上绿标重新上架
记者连日来先后走访成都市家乐福、好又多、人人乐等多家大型超市,9月14日前生产的的液态奶开始重新出现在货架上。与之前不同的是,这些奶制品的身上多了一道安全标识。记者在一瓶2008年7月7日生产的光明240毫升盒装牛奶上看到,这种安全标识内容为“经检验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绿底黑字,直接约2厘米。记者观察发现,超市货架上摆放的9月14日前生产的蒙牛、伊利、乃奇乐等其他国产品牌乳制品均张贴有相同的绿色标识。
在奶制品货架前选择购买的顾客相比之前有所增加。超市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自从奶制品贴上安全标识重新上架后,冷清多时的奶粉专区逐渐恢复人气,消费者对品牌的选择更加挑剔,对生产日期和放心标识查看得更加仔细。
放心标识五花八门
“未检出三聚氰胺”、“经检验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经中国检测检验科学院检测,未检出三聚氰胺”……记者发现,与9月14日前生产的液态奶身着统一绿色标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9月14日后生产的部分奶制品张贴上了企业自制的放心标识,这些放心标识颜色形状不一。
记者看到,生产日期为10月8日的伊利1.25千克桶装酸奶在现眼的位置贴有内容为“经检验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绿底黑字的标识,而生产日期为10月12日的伊利100克杯装酸奶张贴着内容为“安全合格,未检出三聚氰胺”黄底白字的标识;10月17日生产的乃奇乐180克纸杯装酸奶张贴着内容为“经检验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落款为“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绿底白字的标识,在标识的中心还印有该品牌的名称。而同时摆放在旁边的生产日期为10月19日的酸奶却没有张贴标识。
“怎么放心标识不一样,有绿色的还有黄色的?”“到底是哪个部门检测的,怎么既有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又有中国检测检验科学院检测?”采访中,记者时常听到选购奶制品的消费者抱怨看不懂这些放心标识,无从选择。
自制标识证明清白
根据国家六部门的通知,在超市里重新上架的2008年9月14日前生产的乳制品都是经过重新送检后贴上绿色标识才能再次销售,2008年9月14日以后生产的乳制品不必再贴绿色标识。据超市销售人员解释:“超市里销售有放心标识的乳制品更能让消费者放心。很多企业为了让经销商和消费者放心,所以在9月14日以后生产的乳制品上仍然张贴标识,证明产品合格。”
“检测合格的报告是由权威机构出具的,而放心标识是企业自己设计的。”四川乃奇乐乳业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王清华告诉记者,现在生产的乳制品都是按照国家要求,由权威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每一批次的产品都具有检测合格报告。所以企业目前生产的产品上都张贴有检验合格的标识,使消费者放心。
“下架产品重新上架张贴的标识是按照质检总局统一设计的绿色圆形标识,非下架产品同样张贴安全标识是为了让消费者恢复信心。”成都光明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德宽告诉记者,乳制品行业在这次的奶粉事件中受到重创,所以尽管没有国家规定,对于非下架产品,企业也自制了放心标识告知消费者放心购买。消费者在选购时,同样更加青睐有安全标识的奶制品。
本报记者郑莹莹
○小提示
国家统一标识外观为绿色、直径2厘米的圆形标识,标识上的内容为“经检验符合三聚氰胺限量值规定”。
文章编辑:aimee 文章来源:消费质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