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阶段的目标是推行“牧场1000分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证券时报记者刘晓晖
“原本规划今年年底能够实现全国范围内100%拒收散奶,但‘三聚氢胺事件’给我们敲了一记警钟,使光明决定马上行动。”光明乳业(600597)总裁郭本恒近日表示,光明等于提前3个月完成了100%拒收散奶的奶源管理计划。”
相关资料显示,“三聚氢胺事件”之前,光明乳业的全国奶源结构由规模牧场、承包租赁的养殖小区牧场和散奶组成,其中自营规模牧场210个、合作规模牧场近500个,占据奶源结构的绝大部分,散奶只占5%左右。
“三聚氢胺事件”之初,光明乳业已决意“壮士断腕”。“把这5%的散奶全部砍掉,现在我们已做到全国100%拒收散奶,坚决取缔二道奶贩子。”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表示,9月中旬公司开始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奶源革命”的范围,取消所有非自建的奶站,全部拒收散奶,推行集中饲养、规模饲养、科学饲养,同时扩大了奶牛“身份证”管理的范围。
据悉,光明之所以能够做到全部拒收散奶、实现科学规模饲养,在于其5年前就已开始发动星火燎原式的“奶源革命”。资料显示,早在2003年,光明就开始率先在上海地区拒收散户牛奶,取消奶站,至2004年底,上海已经实现了养牛规模化,户均养牛已超百头,全部采用机械化挤奶和就地冷却系统,此后光明“拒收散奶”战役开始由华东、华中、华南、华北逐步扩展到全国。
“‘奶源革命’的核心并不仅仅等同于拒收散奶,这只是阶段性战役,它的核心是企业首先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经营观,并通过科学管理来打造更多的‘安心牧场’,这样才能从源头保障消费者喝到的是‘安心奶’。”郭本恒如是表示。
据悉,光明奶源管理归属光明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光明奶牛事业部,具有50多年奶牛专业饲养经验。基于已进行5年“革命先锋”的亲身实践,光明从“奶源革命”中总结出了一条形象化的“安心公式”,即:“安心牧场”=良心+ “身份证”。
“所谓‘良心’指的是企业要有‘好心’并且‘用心’,前者代表的是价值观,后者代表的是经营态度和制度;所谓“身份证”,是指为每头奶牛制定的承载综合信息的编码,通过这张“身份证”,管理人员可以简便迅捷地掌握这头奶牛的家族谱系、健康状况、生活作息、产奶效率及品质等多种信息。”郭本恒解释说。
光明控制的31万多头奶牛都拥有‘身份证’,推进的阶梯性步骤是自营牧场—合作牧场—承包小区牧场,其中光明自营牧场和合作牧场的每头奶牛均已建立详细的族谱档案、完备的健康记录和产出纪录。光明目前已在全国各奶源基地都在推行“身份证”管理,目前推进的重点是承包租赁的养殖小区牧场。
据光明乳业公关总监龚妍奇透露,光明下一阶段的目标是推行“牧场1000分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这个标准远远高于我国现行国家标准,逐步与牧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接轨。光明早在2006年就开始在全国生产加工基地推行“光明食品安全与环境卫生1000分标准”,这个标准源于当前发达国家较为通行的 “AIB1000分标准”,具有严整细致的考核体系和评估标准。
郭本恒认为,“三聚氢胺事件”虽然给多方造成了严重损失,但从另一角度它也加速了中国乳业质变的进程,原来和国际接轨可能需要一二十年,现在可能3-5年就能逐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