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云南省永平县厂街乡以打造肉牛产业大乡为奋斗目标,着力夯实肉牛产业化基地建设,通过采取抓示范引导带动发展,抓品种改良打牢基础,抓科技服务提高饲养水平,抓目标落实奖惩并举等综合措施,有力推进了全乡肉牛产业化发展。
为转变农户传统养殖观念,厂街乡在抓好广泛宣传发动的同时,注重以事实说服教育人民群众,选择4户具备一定养殖条件的农户为发展示范户,由政府贴息贷款每户1万元帮助购买能繁母牛、改圈改槽、种草饲养,坚持高起点建设肉牛养殖示范户。通过专人跟踪问效,提供优质科技服务,使4户养殖户肉牛养殖获得功,当年就见到效益,在全乡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炉塘村肉牛养殖示范户施绍何于2005年开始养牛,乡政府贴息贷款1万元,一次性购进新品种肉牛4头,通过育肥、配种繁殖,逐步淘汰了原来养的本地牛,现圈养肉牛7头,出栏6头,收入9000多元。
炉塘村施绍何户就是厂街乡首批扶持发展的其中一户高起点肉牛示范户,很多当初对肉牛养殖持怀疑态度的村民在看到他家养殖获得成功后,纷纷回家搞起了肉牛养殖。现在,厂街乡已建成高起点示范户126户。通过充分发挥高起点示范户的示范引导作用,从2006年至今,为满足养殖户的要求,乡畜牧兽医站帮助养殖户从巍山、南涧等地分期分批购进新品种二、三代能繁母牛265头,肉牛养殖遍布全乡11个村。看到周围农户都养殖肉牛,厂街乡杨柳树村段绍明户投资近10万元,建起了牛舍,从外地购进了一批肉牛饲养,每年计划出售肉牛80头左右,每年纯收入可达10万元,段绍明对做强做大肉牛产业充满信心。
为扎实搞好肉牛产业化基地建设,厂街乡将肉牛产业化年度工作逐项细化,纳入年度“四个文明”重点工作进行考核,建立了乡对村、乡对兽医站、乡对个人的考核制度,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分村包片工作责任制,以冻精改良、产犊、种草等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量化考核单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情况,实行重奖重惩,在全乡上下营造了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职能部门扎实苦干,干部职工比技术、比工作的良好氛围,全乡肉牛产业化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得到有力加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