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贵州省晴隆县莲城镇江满村波尔山羊养殖基地笔者看到,好几辆大卡车将150多只山羊运出了大山,村民们一直用兴奋的眼光,目送卡车消失在山坳那边。村民邱崇礼乐告诉笔者:“这是我们村今年卖出去的第三批山羊。”
决战裸山铺绿毯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如今,在西部山区石漠化最为严重的晴隆县能够看到牛羊成群的动人画卷,真让人有些难以置信。晴隆县委书记曾孔祥颇有感触地告诉笔者:“晴隆裸山草地畜牧业,不仅走出了一条科技扶贫、治理石漠化的成功之路,而且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赢,同时也实现了既保住了青山,又留住了绿水的目标。”2006年,晴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国家石漠化治理考察团等相关领导和专家先后到晴隆调研,把晴隆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创造出来的成功经验称为“晴隆模式”,是一项“朝阳产业”。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刘坚认为,晴隆的经验是喀斯特地区,尤其是西南地区扶贫开发的成功探索,西南地区要认真学习借鉴。
2007年,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到晴隆调研后,在全省扶贫工作会议上做了以“发展草地畜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题的报告。他指出:“发展草地畜牧业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促进生态的恢复。有些人担心,放牧山羊,山羊会把草根啃掉。但是只要草地资源充足了,山羊是不会啃草根的。” “晴隆模式”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2007年初,晴隆县委书记曾孔祥到贵阳向国家领导人汇报晴隆草地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后,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高度评价:“晴隆县探索总结出来的,以种草来涵养水土,以养畜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做法,既做到了合理开发,又实现了科学保护,这是符合生态效益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扶贫开发原则的。”去年7月,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在黔西南自治州州委书记陈敏、州长陈鸣明的陪同到晴隆县视察,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绿毯载畜创真经
绝地发展畜牧业铸就了“晴隆模式”,如今,进山取经、参观、考察、培训、买种羊、购肉羊的人蜂拥而至。开阳县草地畜牧中心主任黄明权说,近年来,开阳县先后组团对晴隆县草地畜牧业进行考察和调研。最近一次组团对晴隆草地畜牧业进行考察,代表开阳县委、县政府签订了3000只种羊的订购合同,决心在开阳推广“晴隆模式”,加大草地畜牧业建设,这是“晴隆模式”推广出山的一个例子。近几年,云南、四川、湖南、广西等省区100多个县市先后组团入山考察学习。云南省巧家县政府先后组织考察团5次到晴隆;湖南省桑梓县、娄底市等先后组团到晴隆参观学习,推广“晴隆模式”。娄底市在晴隆参观学习后对晴隆县在石漠山区发展起来的草地畜牧业赞叹不已。去年以来,贵州省扶贫办在晴隆举办规模培训4期,在全省33个种草养羊县中,有30个县组织畜牧技术干部600多人次参加培训。普安在推广“晴隆模式”中,县委、县政府及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职工开发承包荒山、荒坡发展草地畜牧业,健全畜牧兽医服务体系,目前已累计建成草场5.8万亩,改良草山1.2万亩,建成养羊专业村6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
真经出山似黄金
“晴隆模式”的普及推广为黔羊出山带来了无限商机,前不久,开阳县纪委、监察局、审计局、财政局、扶贫办、草地中心等单位组成的草地畜牧业考察组再次抵达晴隆,与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签订了3000只种羊的订购合同,并交付首批种羊预付款30万元。
晴隆发展波尔山羊及优质杂交肉羊注重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抓好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品种改良、良种繁育基地和育肥基地建设,为良种生产能力提高和产品质量奠定基础;抓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统一品种,搞好疫病防治、检验检疫及技术服务,使之真正成为绿色食品;抓好市场准入关,加强产地检疫及屠宰检疫,严格控制染疫产品进入市场。公司在收购上因势利导,严格实行最低保底价和优质优价,稳定与农户的产销关系,用价格引导农户发展优质产品。
为培育品质更佳的种羊,促进更新换代,晴隆县草地中心从新西兰进口胚胎移植波尔山羊种羊500只,今年从澳大利亚进口500只,其中波尔山羊种羊350只,杜泊羊种羊150只。目前,晴隆县波尔山羊供不应求,远销香港、上海、海南、北京等省市,每个星期来自省外的客商络绎不绝,整车的波尔山羊通过贵黄高速公路运出贵州。今年1月~6月,已销售各种波尔山羊1万余只,10月份,又有大批量波尔山羊将进入广阔的东南沿海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