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兰,惠阳区良井镇楼角村养殖专业户,2007年度广东省三八红旗手。1989年起养鹅至今,养殖场从原来的200平方米扩大到1万平方米,现已成为良井镇颇具规模的养鹅大户。
在良井镇楼角村,有这么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个子不高,肤色较黑,言语不多,笑起来还有些腼腆。可是只要干起活来,那股子麻利与勤快劲让谁都钦佩,无论是养鹅还是做家务,她都打理得井井有条。 不畏失败 坚持办起养殖场
1989年,彭玉兰从镇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2000元做起小型养殖,率先在村里办起了养殖场养鹅。开始几年由于没有经验,养殖场不但没钱赚,反而把所有本钱亏空了,因此欠下一笔数额不小的债务。很多亲戚朋友都劝她不要再经营下去了。但她咬咬牙,硬是坚持了下来。
彭玉兰告诉记者,当年全家人靠丈夫种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随着孩子们的相继出生,家里经济日趋困难。为了搞好养殖场,她费尽心思,经济再困难,也不惜重金到处请教有经验的养殖户,曾经到博罗、清远等地学习,平时还买回大量的相关书籍、报刊、杂志等认真阅读研究。
终有收获 一家盖起三层楼
一开始雏鹅孵出来后,不知道往哪里卖,彭玉兰便挑着担子走村串巷去卖。每天清晨5点不到就起床,晚上10点多才忙完。养殖场比较偏僻,为了防止种鹅被偷,他们夫妇俩便搭了个简易的棚子住在那里,两人轮流值夜班。1998年他们的养殖场终于有了点起色,有人主动上门来收购雏鹅了。
彭玉兰发现用雌鹅孵蛋的方法很落后了,2001年便投入2万多元购进一台孵化机,大大减少了出雏期的死胎,而且一次最多能孵化7000只鹅蛋,孵出率达90%以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如今,彭玉兰的养殖场从当年的200平方米扩大到1万多平方米,种鹅也增至1500只,其中有1200只母鹅,每年可孵出近2万只雏鹅。“平日里一对雏鹅能卖10多元,价格最高时可以卖到50多元。”彭玉兰喜滋滋地说。如今年均10多万元的收入让他们一家盖起了一座三层高的楼房。(记者周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