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通讯员韩启中报道)“前几天,我又一次出售了40多头育肥猪”。这是148团19连养猪专业户魏俊昌告诉笔者。
魏俊昌是1997年从甘肃来到新疆的,来到新疆后,他突然有了养猪的念头,和妻子达成共识之后,1999年就开始从事生猪养殖。万事开头难,刚开始仅筹资了2万元,建了一栋猪舍和一个料房,钱已所剩无几,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他终于从外地引入了当时最先进的品种法系长白,大白20多头。在他的精心照顾下,育肥猪个个膘肥体壮,长势喜人,可天有不测风云,那年的畜禽疾病流行,猪价一下跃入最低谷,生猪价格仅每公斤5.4元。他的20多头育肥猪净赔5000多元,当年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换来的是亏损。他就是想不通,为什么付出了那么多,一年下来连工资都拿不来?这个问题困扰了他好长时间,每当夜深人静时,他辗转反侧不能入睡,系挖根源,悟出一个道理,养猪光靠出苦力,不懂的技术是不行的,于是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买来养猪书籍,进行自学并不断地琢磨,理解不了的地方,虚心的请教以前的老兽医。
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琢磨与努力,2007年,魏俊昌的生猪出栏高达800多头,获利丰厚。其实,魏俊昌养猪赚钱并不仅仅是沾了猪价上涨的光,他主要把握技术和市场这两条主线之外,还主要与他和妻子的辛勤努力有很大的关系的。10年来已经出栏生猪近万头,成了地地道道的猪老板。
他每年都在精心设计和改建猪圈,近几年,又扩建了育肥区、育仔区,购置了专门的母猪产床等设备。给每头猪建立了档案,每天在猪舍里仔细观察猪的采食、饮水及各种活动情况,还给每只猪建立生长档案。妻子谢宝华更是含辛茹苦,自从事养殖以来,每天三分之二多的时间在猪圈度过,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在猪圈看见她的身影。为了能够更好的从事生猪养殖,她每年都坚持订阅科技报刊,时时为自己充电。
养猪光有技术还不行,还得有市场头脑。从2003年开始,魏俊昌开始走自繁自养的经营方式,近几年,扩建了20多间高标准猪舍,投入6万元购进30头新品种母猪,进行二元杂交。这样一来,他的养殖场不用外购仔猪,从而保证了每年几百头的养殖猪源,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能够根据市场变化情况进行适配,掌握经营的主动性。魏俊昌夫妻还紧追市场消费趋势,按照绿色无公害标准,加强卫生、饲料等各生产环节管理,开始养殖“绿色”无公害生猪,小小养殖场一时声名鹊起,吸引了来五湖四海的客户,魏俊昌的致富路也越走越宽阔。
可喜的收入没有让魏俊昌停止前进的步伐,在谈起今后的打算的时,他充满着信心和坚定说:“以后要用我掌握的技术和历年的经验,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养殖规模,力争以后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养猪专业户”。魏俊昌就是这样凭着一双勤劳的手和一颗炙热的心来致富的,对养殖业无休止的追求,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人生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