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瑶族自治县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努力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的步伐,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2007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1元,同比分别增长6.8%和23.8%,农民人均增收586元。
该县不断创新思路,坚持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和“突出优势、分片开发、创立品牌、打开市场”的原则,以玉米良种良法种植为基础,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中草药种植、山羊生产、种桑养蚕等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累计引进新品种350多个,产业结构调整80多项,优良品种覆盖率98%以上,畜牧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已有科技示范村10个、科技示范户1111个、种养示范基地93个,发挥了示范引导作用。全县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500多人,同时通过对农村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的培养,组建了1300多人的乡镇、村级科技人才队伍。全面开展科技宣传和送科技下乡活动,每年抽调100名以上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去年以来,全县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00多期,印发技术资料8万余份。
该县是典型的“九分石头一分土”的山区县,自然条件恶劣,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各级党委、政府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为县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县按照“宜旱则旱、宜水则水、宜林则林”的原则,大力实施“东蚕西鱼,南麻北羊”的“联动崛起”战略,稳步推进产业调整。去年,全县冬季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连片示范面积553亩;新种桑面积0.4万亩,总面积达1万多亩,年总产值3500万元以上;剑麻种植面积累计达4.2万亩;生猪、大牲畜、山羊、家禽出栏(笼)同比增长在10%左右;水产品产量9000多吨,增长14.34%;渔牧业总产值46281万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61.55%。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该县围绕“优”、“特”做文章,创立自己的品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引进、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组织化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石山地区特色农业和渔业基地,逐步形成“抓好一批龙头企业、牵出一个特色产业、建立一片基地、带动一批农民致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已引进加工企业7家。已得到有关部门认定的“北景鱼”标准化示范区以名、特、优、新水产品的开发为主,着力打造“北景鱼”品牌和“无公害”品牌。同时,积极开发瑶家传统腊猪头皮、腊三味、旱藕粉丝、玉米锅巴、腊鱼、七百弄瑶鸡等无公害农副产品。
同时,各级部门不断完善和提高相应的社会化服务水平,通过引导和组建中介组织、发展农民经纪人等,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生力军的社会化服务体系,组织产品销售,加大市场流通,促进产业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已有中介组织20多个、800多户农民专业从事收购加工等中介经营。还积极实施“回归工程”,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创建农民创业园,全县累计务工返乡创业3000多个,带动就业500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