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省奶业如何发展?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省动物卫生监管局局长宋树才。他说:“近期全省动监系统在相关部门支持下,通过对全省奶站的专项整顿,已经清除了影响奶业安全的隐患,市场消费信心基本恢复,全省奶业生产继续呈现稳定发展势头。”
近年来,我省奶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奶牛数量和牛奶产量年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已成为我省发展县域经济的重点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选取项。2007年末,我省奶牛存栏28.4万头,奶牛户达3.5万户,牛奶产量105.1万吨,成为奶业大省,居全国第8位。目前全省有乳制品加工企业26个,奶站450家,年加工能力120万吨,年产值80亿元。目前,全省动监系统正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如期完成省里确定的从今年开始的3年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做好各项准备。
做大做优是今年全省奶业发展的鲜明特点。宋树才介绍,今年,我省加大了对奶业的资金扶持、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工作力度,成效明显,全省奶牛健康养殖走在了全国前列。今年,省政府筹集2.5亿元资金,市县财政配套2.5亿元资金,推动全省新建标准化小区2945个,其中新建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456个,目前全省存栏100头以上的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675个。今年,省财政安排1000万元清洁生产专项资金,以奶牛养殖小区为重点,重点实施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改渗漏地面为防渗地面等,粪污无害化处理后,供农田果园使用。今年,全省共投入奶牛良种补贴资金468万元,对52个县的15.6万头奶牛能繁母牛给予人工授精补贴,每计冻精补贴15元。今年,省财政安排良种后备奶牛补贴资金346.3万元,对上年度新城子区、彰武县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所产生的6925头良种后备奶牛进行补贴,每头补贴500元。严格监管是今年保证全省奶业管理迈上新台阶的关键词。宋树才介绍,我省拥有省、市、县三级116个动物卫生行政管理机构,89个动物防疫监督所,88个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5个兽药饲料监察所,18个独立的动物检疫站,552个乡镇动物防疫监督所和13519名村级防疫员,这个体制优势十分难得。今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奶牛养殖小区监管机制,实行每头牛配备健康证、档案和标志的严管制度,对体检不合格的奶牛实行强制扑杀,政府给予补贴。今年,为严厉打击和坚决杜绝在生鲜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害化学物质的违法行为,全省共出动4425人次对奶站进行专项检查;省动监局还根据各地奶源分布及奶牛饲养与奶站交通距离情况,通过“整改、合并、关闭、新建”等措施,确定了450家实行机械榨乳的标准生鲜乳收购站,并派驻站监督员,实施“一站式人员”的质量监督。10月6日,《辽宁省奶站管理办法》发布实施,为全省奶站监管提供了法规保障。
今年,为及时把握全省奶站整治和奶业产销形势,全省奶业系统编印建立了24小时值班制和各项信息“日报制”,确保全省奶业生产平稳发展,不出现大的波动。今年,省动监局组织对全省920家饲料生产企业及其中的243家牛饲料生产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取缔了无证生产企业,依法关闭了不具备生产条件的企业。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1224人次,累计检查饲料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及畜禽养殖场(户)14879家次。还明确了近千家饲料生产企业的监管责任人,一旦出现人为添加违禁物质问题,将同时追究企业负责人和监管人员的责任。
年终岁尾之际,宋树才展望明年全省奶业发展前景时信心十足。他透露,2009年起我省对奶牛的补贴将从试点县扩大到全省范围,这种“普惠制”将更加有力地推进全省奶业的发展,让更多农户在奶牛规模养殖和小区化养殖中实现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