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幅员辽阔,草原广袤,地跨5个气候带,生态环境复杂,草原类型多样。根据全国草地资源调查统计,我国60亿亩草地拥有18个气候植被类型,53个经济类群组,824个草地型,孕育了6700余种牧草和饲用植物,分属5个植物门,246个科,1545个属,约占中国植物总数的25%。其中,中国特有种7科100属320种;主要栽培牧草的野生种及野生近缘种7科61属102种(包括亚种、变种及变型)。
10多年来,根据《全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在国家攻关、科研基础专项、农业部重点项目及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建设等项目的支持下,先后开展了全国牧草种质资源调查、品种资源搜集、保存技术研究、保护设施建设、种质资源繁殖入库、性状及抗性评价鉴定、优良品种筛选利用、数据库及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为中国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利用工作奠定了基础。
广泛收集,有效保护。1997年以来,农业部加强了保种体系建设,目前在内蒙古高原、西南、华北、黄土高原、华南、华东、华中、东北、青藏高原、新疆等地区建立了草种质资源收集体系。形成了1个中心库,2个备份库,15个资源圃,基础条件得到改善。目前已经完成收集牧草种质材料18000多份,3个基因库入库保存材料也由4000多份增加到2万余份,收集保存物种由原来的6.7%提高的17.6%,基本实现了阶段性目标,有效控制种质资源流失。
深入研究,积极创新。项目实施以来,完成农艺性状评价鉴定12980份,抗性评价鉴定1500余份,鉴定和筛选出来的优异牧草种质材料禾本科29个属45个种,豆科17个属28个种。新发现或人工创造的牧草育种材料38个属69个种96份材料。通过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育成新草种136个,在生产中发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科学规范,技术成熟。通过几年的收集保护实践,草业管理部门逐步了解掌握了全国牧草种质资源的状况,并在收集保护过程中逐步研究和总结出我国牧草种质资源的分布情况及性状评价技术。一是编制了“中国草种质资源重点保护系列名录”,为指导今后牧草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二是先后制定14个专门技术规范和标准,对牧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鉴定和入库保存等方面技术进行了规范,为全国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培养人才,提高素质。通过项目开展逐步培养出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壮大了队伍,提高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水平,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创新奠定基础。
随着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使草原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资源得到有效保护,草原生态功能得到恢复,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