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奶牛也有“意外险”了。昨天零点,我市首批奶牛养殖农业保险单开始生效,这意味着全市902头奶牛正式进入了政策性农业保险,这群“户口”在太仓市的奶牛也幸运地成为了苏州历史上被政府“绿箱政策”保护起来的“第一牛”。
在太仓签下苏州奶牛养殖农业保险第一单的是养殖大户马全明。记者在保单上看到,136头奶牛的保险金额一共是54.4万元,马全明自付的保险费是13056元。平均下来,每头牛的意外“身故”赔付最高额是4000元,养殖户缴纳的保费是96元一头。 苏州国发安农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群勇介绍,奶牛养殖保险是国家级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根据江苏省出台的条款,投保奶牛必须在1周岁以上(含)7周岁以下(不含),按年龄不同,每头牛的保险金额从2000元到4000元不等。苏州取了每头4000元的最高保险额,且不分奶牛年龄大小一律平等对待。奶牛保险的保费费率是6%,即每头牛的保费是240元,其中养殖户自己承担40%,也就是说养殖户每投保一头奶牛需自己缴纳96元保险费,其余60%的保费由省、市、县市(区)三级财政各承担20%。 根据保险条款,投保奶牛在保险期内由于火灾、洪水、建筑物倒塌等原因导致直接死亡的,最高每头可获赔4000元。值得关注的是,投保奶牛如果在保险期内患上牛结核病、口蹄疫、炭疽等高传染性疫病而由政府实施强制性扑杀的,同样可以获得赔偿。 马全明的养殖场位于太仓市沙溪镇松南村。记者在现场看到,养殖场规模不小,连排的棚舍里养着数百头奶牛。每个棚里约有上百头成年牛,每头牛的耳朵上都挂着地方统一发放的“身份证”和养殖场自己编排的号牌。除了马全明的136头牛,其余分属陈进龙和赵炳兴两位养殖户。他们也在同一天分别为自己的奶牛买了保险。 马全明介绍,养殖场鲜奶全部直供上海光明乳业,目前的行情是3.5元/公斤。由于是签约供应商,因此,养殖场效益并未受前阶段“问题奶粉”事件的影响。他说,奶牛养殖是高风险、高成本行业,一头牛一年的“伙食费”在1.5万元左右。但是,一个上百头规模的养殖场一年一般至少损失五六头牛。碰到意外,全部心血可能就在一夜间付诸东流。“有了农业保险,就可以大大减少损失,所以我们三个没多想就全部掏钱投保了。 ” 据了解,目前全市奶牛养殖量约2.8万头,其中只有上千头为散养奶牛。陆群勇说,他们将争取让所有符合条件的奶牛“应保尽保”。(听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