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宁波人每消费500克外来牛肉,其中350克是我们江西老表提供的,广东人对江西牛肉的需求每年增幅超过10%。江西肉牛经济立足农业大省的资源优势,贯彻科学发展观,当前全省肉牛生产正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这是笔者前不久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的中国现代肉牛高层论坛上了解到的。
江西省畜牧兽医局局长黄峰岩在《中国南方发展肉牛经济的潜力与江西省的对策措施》演讲中,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肉牛生产由牧区中心到农区中心,由役用到肉用的根本性转变大背景,阐述了南方肉牛生产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指出江西肉牛经济发展的6大特点。
一是肉牛出栏增长加快。2007年,江西省出栏肉牛154.2万头,比2000年增长117%,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全年牛肉产量16.8万吨,同比增长7.7%。
二是规模养殖不断推进。2007年,江西省有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810个,建立养牛小区138个,同比分别增长7.9%和26.6%。
三是饲草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到2007年底,江西省建立人工草地14.32万公顷,开发利用冬闲田6.32万公顷,分别比1995年增长216.11%和108.58%,秸秆处理利用量超过2.3万吨。
四是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近年来,通过一系列项目实施推动,逐步形成了吉安、宜春两大肉牛优势产区和赣北肉牛基地,肉牛出栏量已经占全省肉牛出栏的45%以上。
五是外向型肉牛经济得到发展。当前每年销往省外的活牛超过40万头,占出栏量的30%以上,其中销往浙江市场肉牛近30万头,尤其在温州、宁波等城市,其外来肉牛市场的70%来自于江西,销往广州的肉牛增幅也在10%以上。
六是肉牛加工业取得新突破。江西省肉牛屠宰加工能力超过20万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