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工鱼礁建设工作暨专家研讨会近日在珠海市召开。会议要求加快广东省人工鱼礁建设速度,适当调整开放型鱼礁数量,增加对礁区建成后管护费用的投入。每年将安排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财政资金用于效果跟踪评估、检验、管理养护以及科研等。与会专家还就鱼礁制作、投放等技术问题进行了研讨。
据了解,广东近年来建设人工鱼礁,保护海洋资源环境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至2008年,广东省财政下达用于建设礁区、种苗基地、执法船艇和宣传、培训、效果监测的资金共计3.5亿元。经过各方努力,已建成省级淡水种苗放流基地1个,改造10万平方米亲鱼池,年生产能力5000万尾。建成市级种苗放流基地4个,建设亲鱼池218亩,育苗水体14100立方米,年生产能力4150万尾。已建成人工鱼礁区10座,正在建设19座,投放报废渔船88艘,投放混凝土预制件礁体19818个,礁体空方体积909726立方米,礁区面积7144公顷,海洋渔业资源得到了明显恢复,渔民收入增长明显。
与会专家代表评价:广东省去年水产品总量达748.7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217.4亿元,渔民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建设人工鱼礁,既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又能促进渔区渔民增产增收,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
据了解,广东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省政府批准实施的《建设人工鱼礁保护海洋资源环境》
议案决定,从2002年至2011年,用10年时间,投资8亿元,在广东省沿岸约3600万亩幼鱼幼虾繁育区里,按10%左右(约360万亩)的比例,建设12个人工鱼礁区,共100座人工鱼礁。其中省级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27座,省级准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7座,市级准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25座。吸纳社会资金建设开放型人工鱼礁50座,人工鱼礁建设规模将达到109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