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到平原县采访,听到人们正议论着一桩“牛事”儿。
“元旦前(12月)29日那天,又有一个烟台人赶着 27头奶牛上旺源来了。”
“ 是啊,听说光烟台市的来了十来户了,有三四百头奶牛呢。”
“还有从河北省那边来的呢。”
“ 咱本县有 60多个奶牛户被‘聚拢’去了,旺源够牛气的。”
平原人说的旺源,是旺源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成立3个月,已有了 72户社员,1100多头奶牛。
去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平原县的奶牛养殖户被打懵了——他们都是散养户,多的不过百十头,少的才几头、 十几头,挤奶用手工、小型挤奶机,鲜奶质量难以保证,这样的牛奶谁还敢买?
一时间,奶农心里慌慌,面临着倒奶、卖牛、杀牛。
县领导更是焦虑不安,如果“ 砸” 倒了奶农,就断送了农村经济的一个产业。
要想保住奶农的利益,保住奶牛产业,就得规模、规范、标准化养殖,建立规范的挤奶站。而规范的挤奶站,按照国家新出台的管理条例要求,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之一,即乳制品企业、大型养殖场、养殖合作社。散养户农民哪个够条件、建得起?县领导考虑来考虑去,平原县最适宜的是依靠现有散养户组建奶牛养殖合作社。但是,眼下最缺少的是“龙头”——谁有能力挑头干。
话分两头。话说平原县里有3个收奶商郭爱华、刘洪友、曲本洲,当时他们仨也正为收奶前景忧虑呢。散养户的鲜奶,奶制品企业不收了,没有合格奶源,这“倒”奶生意就没法做。他们仨商量着,要继续做“倒”奶生意,兴办养殖合作社是条道,把散养户奶牛组织起来一起养殖,规模、规范都有了,再建个高标准的挤奶站,既解救了奶牛散养户,也救了自己的收奶生意。但是,他们仨发愁的是没有大场地。
后来,还是县畜牧局当了一回“媒人”,县里和郭爱华等人一拍即合。县里协调县农业局和德州世纪风农业高科技示范园两家出租场地 180亩,郭爱华3人出资建牛舍、挤奶站,奶农自愿持股入社, 2008年 10月,旺源奶牛养殖合作社成立了。
1月7日上午,郭爱华告诉记者:“我们合作社的章程是省畜牧局帮着制定、经全体社员讨论通过的,入社社员年终分红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出资股金分红,另一种是按全年牛奶交易量返还。合作社全年盈余扣除 15%的公积金和 5%的公益金后为分配盈余,可分配盈余的 40%按股金分红, 60%按牛奶交易比例返还给社员。”
奶牛场里,牛悠闲,人欢笑。社员张清坤说起合作社一脸喜气:“ 在社里养牛有‘ 六统一’(统一提供饲料、防疫、机械挤奶、繁育改良、技术培训、销售)保着,买进来的(饲料等)贱,卖出去的(鲜奶)贵,省工省钱省心。 若是不办合作社,我们这些散养户都得‘ 吹灯拔蜡’(散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