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报讯 (记者 刘伟建 通讯员 李丙辉 李东生)“我饲养了3头奶牛,自己单独养殖时经常遇到让人头痛的困难,自从加入奶牛养殖合作社,什么都不用我管,家里干净了,人也轻松了,还不耽误干农活,每头牛一年纯赚1500块钱。”近日,河北省永清县泥塘村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韩文林喜笑颜开地说。近年来,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蓬勃涌现,有力推动了永清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截至目前,永清县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53家,涉及种植、养殖等行业,辐射至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领域,参合农户达2.1万户,占总户数的25%,带动农户4.6万户,超过总户数的50%。专业合作组织固定资产总额达到1.8亿元,年加工销售各类农产品10万吨。
永清县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农民围绕支柱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培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破解一家一户小生产和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难题,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永清县先后出台了《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合作组织的意见》、《关于促进合作组织发展的若干规定》,从收费、基础设施建设、人事管理、项目等方面制定了优惠政策。同时,各部门优先安排对合作组织的资金、项目支持和技术服务。建立了龙头带动、能人领办、部门协办、农民合办等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组织形式上,初步形成了“支部+协会”、“公司+协会”、“市场+协会”、“大户+协会”、“小区+协会”五种模式发展格局。刘街乡是一个集“加工、收购、运销”于一体的棉花加工小区。为避免造成企业间的相互压价、无序竞争,消除个体分散经营规模小、资金周转不灵、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弱等弊端,刘街乡依托棉花小区成立了棉花加工协会。目前,该协会已发展会员270多户,会员企业47家,总资产达2.6亿元,年籽棉加工能力达12亿斤,销售额7.5亿元。
|